A19: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刘国松上海执教棒再辩现代水墨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写的中国,大写的艺术
刘国松上海执教棒再辩现代水墨
吴南瑶
■ 阴阳图 刘国松 一九七三年作
■ 雪网山痕皆自然 刘国松 二零一七年作
  ◆吴南瑶

  4月26日,当代水墨研究院将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刘国松出任院长。而当日,正是这位现代水墨画大师88岁的生日。尽管年事已高,山东汉子的血性在他的身体内依然顽强,说话中气十足,走路有风,如今已在上海半定居的刘国松对自己倡导的现代水墨画的狂热与执著一如既往:“画家要敢于在画室做实验,我要在上海培养一批具有‘科学精神’的小画家。”

  “大写”的中国艺术之道

  关于现代水墨尽管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是,中国传统写意画无疑是其源头。

  中国传统写意画突出一个“大”字一个“小”字,这个“大小”字不是指大笔大纸小笔小纸,而是所寓精神之大小。所以写意画通常以草法入画。草书是“写”字,所以,在中国传统认识当中,“画”应该是写出来,而不是画出来。

  水墨画作为写意画发展出来的一个时代新产品,起源应该可以上溯到东晋时期,因为崇尚“玄学”的缘故,求“道”成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目标,所以,传统的工笔具象画已经不足以抒发文人士大夫心中的理想情感,伴随着书法恰好在那个时代发展到了中国历代书法的顶点,草法入画成为可能,于是写意画应运而生了。

  写意画在唐代有以泼墨著称的王洽、北宋则有米氏山水。到了南宋,梁楷秉性疏野,放荡不拘,以粗阔的笔势、浓淡的水墨、简练豪放的减笔画风,大胆变格,开创了大写意的新风。元四家之一、文人画派的重要画家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则把大写意推向了一个高峰。此后明清的徐渭、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和海上画派面貌突出、风格强烈。

  由此可见写意画从诞生之日起,就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不求形似”的造型观和“中得心源”的境界观,与西画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近代写意画大师齐白石以高度简练的笔墨为百花写照,为万物传神,并辅之以诗、书、印,他取文人画的放逸和宋画的工致,造就了单纯而丰富的艺术世界,形成写意画的又一座高峰。所以,即便是一些小写意的作品也弥漫着大写意的气象。

  由此可见,写意画注重心灵感悟的抒发,不重物的具象再现。写意画重精神,这种精神不但画的个性,也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由和心灵解放。所以,写意画在强调表现画家真情实感的同时,强调游心万物和自我之间,从整体把握客观对象的变化韵律,以此来寄托个人的情感,这就实现了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由此,写意成为中国画的重要门类。而以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为中国传统社会之主流精神的特点,足以让寄予他们满腔情怀的写意画成为“大写的中国艺术之道”。

  而这些就是现代水墨的“水之源”、“木之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水墨与传统国画最大的区别正在于“观念”——技法的观念和表达方式的观念变化。

  中国水墨的现代之路

  笔墨当随时代是艺术界的公论。当传统国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个时代的表现要求时,探索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为新水墨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因。

  上世纪五十年代,刘国松从台湾师大美术系毕业后,随即创立“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不遗余力引入欧美艺术新风格及观念。然而,五年后他深感一味模仿西洋现代艺术思潮与流行画风毫无出路,更兼有对发展与宣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使命感,他开始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提出了“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的鲜明主张。1961现代水墨画年开始,随后影响到东亚儒家文化共同体其他成员国的水墨画家。

  作为传统国画的颠覆者,刘国松作国画有时不用毛笔,有时自制非传统宣纸,甚至他还说要“革中锋的命”,他发明了百余种稀奇古怪的画法使自己的作品焕然一新。有人视刘国松为反传统的先锋,有人认为刘国松不过是发明新技巧新工具新材料的巧匠,有人认为刘国松在移植西方的观念和风格。事实上,刘国松研究传统之深,民族主义情结之重,反对向西方现代艺术趋同之切,都超出了当时大多数人的想象。刘国松正是立足于对传统美学、美术史与传统画论的研究,立足于对西方美术史论的研究和比较,而站在这个时代的基础上创造出他的画风。刘国松的现代水墨现象固然是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源于“笔墨当随时代”这个公论。因为传统以表达文人士大夫一己之情怀的写意画已经不足以展现当今这个时代特征。而在刘国松的作品中,我们不仅仅从笔墨纸砚之类的材质看到时代的科技特征,更看到作品内涵的时代性,他笔下的大江河大山水都被赋予了明显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气息。

  新水墨:

  “中西合璧”还是“中西分离”

  关于中国画当代化的中西合璧,以前一直存有两个路径。徐悲鸿先生以中国画传统合西方古典主义;后来林风眠、刘海粟先生取西画之现代主义合之。不管他们取向如何,但因为他们都有传统之根,所以无论他们怎么取舍发展,他们都创造出了令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离开了这些传统的笔墨文气情怀奢谈观念和中西融合取法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同样,新水墨的未来发展也同样将存在这样的争议。新水墨究竟是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从用笔到材料到表达方式的西画,还是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引入当代的观念?又或者如潘天寿先生提出的“拉开国画和西画的距离”?这些都需要不仅从实践上,更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

  当代水墨研究院执行院长、石墨教授介绍,研究院将是一个汇集国内外当代水墨领域有建树、有研究的艺术家、理论家的学术机构,旨在通过这一平台推动当代水墨创作和理论研究、定期举办展览论坛、传播当代水墨研究成果,使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水墨艺术在当代进程中不仅获得世界的关注更能团结各方力量,争取当代水墨艺术的本土话语权。水墨的起点是中国精神的承载,我们今日张扬现代水墨,即是要反对西方强加于我们的意识形态,让水墨回归艺术本身。

  不久前,石墨创作了一幅水墨重彩《丰碑》,长4米,宽2米5,墨韵酣畅淋漓,气势磅礴。“在我的水墨中,我想要寄托的中心是中国的禅意。通过我的作品,希望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向往和平之心。”

  回眸中国传统写意与现代水墨画的发展历程,不禁令人感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强大的生命力,而现代水墨艺术在当下的蓬勃,亦鲜明地体现了古老中华艺术的现代转型之路。“现代水墨不怕标签,但不要结壳。”刘国松、石墨表示,秉持“传承与革新”,现代水墨应该作为中国美术发展版图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得以关注。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以成就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文化复兴的事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大写的中国,大写的艺术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A19大写的中国,大写的艺术 2018-04-21 2 2018年04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