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接触财私级客户,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在财富领域走得比一般人快,他们的见识和财富理念成熟级别确实比普通客户领先许多。据观察,80%左右的财私级客户均在国内国外配置了不同需求的保险,尤以大额保单居多。有人会说,他们有钱,所以需要买保险。恰恰,在健康和意外面前,人人平等,甚至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推荐购买一些重疾险和意外险。买和不买,无关金钱,更多的是你有否保障的意识。那么,普通客户又该如何选择保险呢?避开三大误区,妥妥选择合适产品。
误区1
给孩子买
不给自己买
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客户,尤以年轻爸妈和隔代祖父母居多。孩子刚出生,买上一份保险作为贺礼,这是个好主意。但从保险购买的顺序来说,家里最需要买保险的不是孩子和老人,却是那个顶梁柱,简单地说,家里谁赚钱最多,谁最需要买保险。对于中产家庭来说,保险选择首当其中的是重疾险,拥有健康才能拥有财富。重疾险不能买来健康,但50万-100万左右的保额却能保障你万一重疾期间,安心的治疗和休养。直白翻译,重疾险的赔付金就是看病加误工期间的奖金,保证你们家庭能平稳渡过这困难的两三年。对于孩子,我们的建议是,你的健康才能保证他的成长,所以,请先给自己,给顶梁柱购买保险。
在基础保障确保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分红型的年金险,等到孩子求学婚嫁之时,有笔额外的资金补充孩子的正常生活。
误区2
买保险 看收益
保障不清楚
每天接待无数客户,大家对于保险的理解千差万别。总有那么一拨客户喜欢把保险和理财产品收益作比较。收益高,这个保险好;收益低,这个保险是骗子。孰不知,高收益的保险才是真正风险积聚的产品。保险的初衷及核心理念就是分散风险,保障财富,和增值几乎无关。现在在某宝某信上很流行的重疾险和意外险,每年支付几百元,可以得到一个最高达近百万的保障,但若意外未发生,每年支付的钱是不返还的。这就是消费型保险,小支出高杠杆。关键是,每年你必须要持续购买。因为,没有人知道意外哪天降临。爱看收益的王阿姨很不幸,去年8月刚买了一款趸交保险产品,三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型的,不巧的是,就在上月查出了癌症,可怜的王阿姨从没有买过重疾险和健康险,手里的这份分红保险是不会赔付一分给她的。因为突发疾病,治疗需要花费不少,王阿姨急着想把这份分红险提前兑付。按照分红趸交险的规定,提前兑付的现金价值是打折扣的,也就是说,放了一年,现在取回是亏本的。
误区3
身体好 不需要
错过黄金年龄段
丁女士正值最好的中年,老公事业有成,孩子聪明伶俐,身家上亿。早几年,朋友就给她介绍了不少大额保单,甚至丁女士也飞赴香港进行了体检,但是,当时的丁女士始终觉得身体不错,没必要急着买保险。就在年初,丁女士在体检普查中查出了乳腺癌,虽然不算太晚期,但这一病,惊醒了丁女士。该做些保险配置了。因为身体的原因,在实际购买中,丁女士碰到了很多情况,保费提价,保险公司拒保,不能购买千万以上保额等等。此时此刻的丁女士,只后悔错过了黄金购买期。
在日常工作中,还会碰到一些老年客户,尤其是超过65岁的老年客户,很想把财富通过保险的形式传承给第三代,但是因为年龄的关系,自己的孩子必须一起签署保险合同。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子女不支持老人的决定,甚至于老人不愿意告诉子女,最终无法投保的案例。
一句话,保险要趁早,从有经济收入的那一天起,就可以考虑为自己配置保险了。
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