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回岛没有公交
“以前夜里交班后,十几个人包一辆面包车,蛮方便,但毕竟是黑车,总归提心吊胆。现在有了正规线路,半夜回岛不慌了!”今天凌晨3时20分,台风“安比”过境后首日,家住崇明明珠小区的出租车驾驶员老王来到家附近的南门,乐呵呵地坐上了开往宝山顾村的定制客车。
“我在市区没买房,房租成本高,住市区压力太大。”老王多年来一直选择在市区上班、回崇明住,开“双班车”(两人合开一辆车),做一休一,一般营运到凌晨2点左右,和搭班交接后,半夜回崇明。此时回岛的公共线路早已结束运营,下班通勤成了大难题。如果恰好搭班也是崇明人,那么他俩这一来一去,都面临相同困境。
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在册崇明籍出租车驾驶员约3.5万人,其中至少数千人需经常往返市区与崇明岛,单程近100公里。打车太贵,一些司机无奈只能拼车,搭乘没有营运资质的面包车。
白天开正规车,晚上坐黑车。明知有隐患,但在数千崇明的哥心中还有经济账和感情账——如果回家,每月能省2000多元房租和生活费。更重要的是,累了一天,盼着能吃上家里的热菜,在自家床上舒舒服服睡个懒觉,不用与家人长期分离。
政策调整绿灯亮起
既然许多崇明的哥在市区工作都有相似规律,能不能统一设置一些定制班线?
崇明区交通委副主任倪朝辉介绍,近些年来,区交通管理部门积极接洽相关客运企业,试图开通定制线路。市交通管理部门也大力支持,多次开会协调,但受制于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运营客车凌晨2时至5时禁止在高速公路营运”的规定,推进缓慢。同时,由于崇明的哥确有大量实际出行需求,针对这类市区通郊区非法客运的整治,效果并不理想。
倪朝辉认为,给出租车驾驶员提供安全放心的出行渠道,才是治本之策,堵不如疏。“今年4月30日,《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出台,其中明确:从事线路固定的机场、高铁快线及短途驳运且单程在100公里以内的客运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凌晨2时到5时通行限制。”政策调整为开通崇明至宝山的夜间定制线路开了绿灯。
5月,市区两级交通管理部门专题开会,推进崇明籍出租车驾驶员夜间通勤工作。7月3日,市运管处和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下发通知,明确了相关定制客运备案的标准。
五条定制线已上路
7月初,沪上两家客运企业开通5条定制客运线路,备案后上线。承运车辆都是有经营资质的客运包车,有效弥补了半夜中心城区到崇明岛的通勤运力不足。
“定制客运线路”的最大特色,是与互联网巧妙结合。崇明的哥通过相关客运企业的APP或微信公众号提前订票,并在线支付车费。单程票价20元到25元,包月票价500元到600元。“这样比坐黑车好多了,价格和以前差不多,但是更安全,每个座位都有保险;客满后不再出票,肯定不会超载;保证每人有座位,坐车的感觉也比以前更舒服。”老王笑着说。
两家客运企业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根据实际出行需求和客流变化,陆续上线其他定制客运线路,满足更多市民夜间通勤、乘坐红眼航班等不同出行需求。
本报记者 杨硕 曹刚
志愿者 沈添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