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摄影趣事
陆亚奇
  陆亚奇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是摄影器材发烧友多么痛的领悟,如今这个魔咒也许要让日益完善的手机拍照功能终结了。不仅旅游出行可轻装上阵,就算一些小型商务活动,用手机也足够了,轻轻松松拍出高画质的图片,大可不必背着长枪短炮负重受累了。当然,在专业摄影领域或对于超级摄影器材发烧友是例外情况。

  小时候,拍张照片是件十分稀奇的事情,一般是到照相馆拍证件照或有重大意义的纪念照。游玩的时候想要拍些风景照,非常奢侈,拥有私人相机的人家实在太少了,蹭到几张照片,都是勇气和友谊。如果有幸借到一只相机用上半天,那可是天大的人情了,谁能克服私字一闪念,将这么贵重的家当出借,是令人十分钦佩的慷慨。

  大城市尚且如此,农村照相馆又少,要拍张照片就更不容易。老家有个亲戚,祖上做买卖,头脑灵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务农,盼望发家致富。等到改革开放,敏锐地看到了农民照相的需求。他来到上海,在淮海路旧货商店和南京路照相器材商店之间来回跑了好几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觉得做生意还是用新器材来得踏实,于是花费200多元,这可是当时上海学徒工人一年的工资,买下一台海鸥双镜头120的相机。赶回老家,稍事学习,便背上相机,穿村走寨,田头陌上,给乡亲们送上贴心的上门服务。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有些原本淳朴的村民在这事上受过别人的欺骗,一定要打开他的相机检查,先确认有胶卷再拍照,这门生意自然是做不下去了。

  耳濡目染各种拍照的事情,不知不觉产生了摄影的兴趣,等到自己攒够钱买相机的时候,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根据目测光线强弱,目标的移动,侧逆光等设定参数自不在话下,还要用滤镜弄点特效,拍摄夜景就比较挑战,需要三角架和长时曝光,看上去也像很牛的样子,如果洗出几张拿得出手的所谓“佳作”,就更加神抖抖、轻飘飘了。

  其实刚开始对数码相机还是比较抵触的,第一代上市的卡西欧才二十八万像素,拍的图像在电脑屏上看看都粗糙不堪,更不用说打印照片了。可是趋势一起,不可抗拒,数码机的像素日后成倍增加,一百万,二百万,到四百万就果断出手了,还是应该拥抱新生事物。拍好照片到照相馆去印,店员十分惊奇,数码相机已经能达到这样好的画质啦!但当时几乎没人能预计到胶片机会这么快被淘汰。

  现如今手机拍摄太方便了,当然有时又会有一点反作用。比如旅游观光吧,不好好看风景,照片拍个不停,而胶片相机是不会让这些发生的,一卷胶卷最多三十六张,要讲成功率。不同的时代,我们体验了不同的方式,其中的趣味性是一样的,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快乐的元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乐活嘉年/金色池塘
上海之行
心理辅导员
诗 佛
厨房革命
摄影趣事
爱玛与爱犬
栗 子
新民晚报夜光杯A12摄影趣事 2018-10-06 2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