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老艺人计金弟浦东钹子书一唱四十年~~~
老艺人计金弟浦东钹子书一唱四十年~~~
老艺人计金弟浦东钹子书一唱四十年~~~
老艺人计金弟浦东钹子书一唱四十年~~~
老艺人计金弟浦东钹子书一唱四十年~~~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艺人计金弟浦东钹子书一唱四十年
非遗浦东说书国庆走上周浦街头
陈军贤
■ 老艺人计金弟在唱浦东钹子书
■ 老妈妈纺纱织布
  国庆节、购物节,浦东新区周浦小上海步行街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第47届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这一届民展会,除了轮番上演的明清时期原汁原味的清音班扎彩演奏行街表演外,还有一个新的亮点:国家级非遗项目——浦东说书走上街头表演,演唱者计金弟为游客们献上了他的新作。

  浦东说书,又称钹子书,南汇人叫刮子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土生土长的计金弟,就行走在乡村田头,为乡亲们演唱浦东钹子书,这一唱就是40多年。浦东钹子书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演唱者以竹筷自击钹子伴奏,曲调简单,具有吟诵风格,句末略有拖音。演出有说有唱,唱词以七字句为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你看,今年60刚出头的计金弟,身着唐装,左手执铜钹,右手持竹筷,喜气洋洋地演唱着乡亲们爱听的《桃乡女汉子》,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喜笑颜开。

  老计笑着告诉笔者:“我退休后,坚持曲不离口,笔不离手。目前不仅依然带着钹子在乡村田头,为乡亲们唱浦东钹子书,还在大团、书院文化服务中心举办培训班,并先后创作了《浦东人》《手机迷》《桃乡女汉子》《浦东大老倌》《外国媳妇中国婆》等多个浦东说书片段。”

  今年96岁的朱民治老艺人,把家庭博物馆搬到了步行街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上。庆贺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喜迎上海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红色剪纸,特别引人注目。朱老的海螺画、蟹壳画、扇贝画、蛋壳画技艺精致,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丰收年景。在本地因收藏得名的周浦“大老倌”鲁来大,形式多样的各类戏剧老唱片也成为这届展示会的亮丽色彩。大老倌的展台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老唱片,大都是清末民初以来的沪剧、越剧、苏滩、甬滩、评弹、滑稽戏等唱片,透露出浓浓的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令游客流连忘返。步行街一侧,好几位乡村老妈妈正在百年前的织布机前进行织老布、纺纱、织老布带子表演,穿着老布衣裳的陆彬官老妈妈正忙着穿梭织布,动作麻利。在一旁织老布带子的是陆老妈妈的女儿,女儿腰间扎着方形的梭子,正在织长长的老布带子,红中有蓝,特别精致,令游客们啧啧赞美。另一位老妈妈踏着“脚圈”,手牵棉花,纺出一长溜棉纱。他们的精彩表演令长者备感亲切,令年轻人新奇叫好,情不自禁地上前与老伯、老妈互动体验,脸上荡漾着盈盈的笑容。

  本届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由周浦镇政府区域发展办公室主办,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协办,周浦企业文化促进会承办,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陈军贤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乐活嘉年/金色池塘
非遗浦东说书国庆走上周浦街头
王震华 手工造了座微缩版“赵州桥”
枫情满园 醉美东平
“桶长”手把手来教分类
郊区新事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6非遗浦东说书国庆走上周浦街头 2018-10-06 2 2018年10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