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遇到身边的人晕倒在地,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拨打120,并让其他人去寻找有没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同时,立即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患者,判断其有无意识,检查其有无呼吸。如果发现患者无反应,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要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按压前,要观察口内有无异物(食物、活动假牙等),如果有,要清理出来。同时,要让患者的头部后仰并向右倾斜,保持气道通畅。”万健表示,按压前要将病人就地放置于硬质平面上,施救者跪在患者胸部旁或者骑跨在患者腹上,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中下方(两乳头中间位置),另一只手掌放在这只手上面,两手平行重叠,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重力和腰背部力量,垂直向下用力、快速进行胸外按压。一般来说,标准的按压深度为5-6厘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让胸廓完全回弹后再按下一次,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钟。需要注意的是,在医务人员到达急救现场时,心肺复苏不能停,如果现场有多人,可以轮流按压。
万健表示,关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是能做,但因为心理上难以接受、担心被传染疾病等原因,施救者也可以不做人工呼吸,同时必须坚持胸外心脏按压。如果现场有AED,应当立即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AED除颤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挽救生命。如今,AED已经在地铁站、机场等公共场所配备,但数量还不足。万健表示,AED不仅是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新的急救理念——人人都可以参与急救。在全民普及心肺复苏徒手操作的基础上,大力推广AED的安装、使用,可大幅度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