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抽象”还是“然象”
景在平
  ◆ 景在平

  “抽象艺术”概念起源于西方,经过百年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在经历了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大地上,我们自己抽象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赞同王远教授对于《抽象艺术》(原刊于本刊)新的艺术实践需要新的艺术理念。一孔之见,或可将我们借来的“抽象艺术”,原创性地称之为“然象艺术”。

  首先,“然象艺术”回应时代叩问,它源自我们民族的原创文化。如果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我们民族最具原创性的具象分析理论的话,那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是全人类最高妙的抽象概括理论。“人”,代表了生命的最高形式。“然”,包涵了“小至无内,大至无外”的所有的“有”和所有的“无”。在“人”和“然”之间贯穿了“地”“天”“道”,要求我们静时“独立于天地之间”,动时“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正是“然象艺术”坚实的立意基础和崇高的精神指向。

  “然象”的哲学立意开辟出感知世界的时空新维度。在“然象艺术”中,时间从原来单向度的线形流动转化成了立体的发散形延展。空间则从牛顿以前的长宽高三维,到爱因斯坦的时空四维,再到“然象艺术”的开放多维新天地,比如温度、色度、声度、味度、湿度、纯度、智度、情度和美度等。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如风云变幻中”。生命意韵的升华,使“然象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顺其自然地实现了既全部向内开放,也完全向外开放。“雕水镂影然象悬,叩流取势气酣然。界破无有无生有,透脱物形任天然”。这正是“然象艺术”阔于“抽象艺术”的扩大生命内涵意韵和辽阔人生外延意境。

  “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在原创新理念,时空新维度和生命新意韵的观照下,在天与地之间,在形与色之间,在有法无法之间,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在规矩和自由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虚与实之间,“然象艺术”也在创作上为我们自由地开辟出了近乎无穷多样同时又无限开放的新路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共享进博会
   第A03版:共享进博会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7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广告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2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味道
艺展艺事中的城市品格
一把解剖人性的手术刀
用民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抽象”还是“然象”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A18“抽象”还是“然象” 2018-11-11 2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