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就是年成较好时加工处理各方面都得当的茶。采得不晚,也不早,做青、烘炒都正好,不过头,也无不及。
有学生送家乡磐安的茶,有青草气,茶味不足。问下来是清明前采的,按以往应该是四月下旬以后采,因为嫩,后期也没有做足烘焙。另一款安吉白茶,是同学的朋友自采自制的,也是显嫩而不足。
除了加工,还要茶的内质也好,这就跟产地和茶种有关系了。一般而言,著名的茶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大红袍都比较好。就像王谢子弟,大体不差。
有了好的茶,也要冲泡得好。首先要有好的水,至少是市面上好的山泉水。其次是器具,银壶在炭炉上烧水,小银壶冲泡,要比铁壶在煤气上烧水、紫砂壶冲泡好。烧开水,明火要比电烧好。新打的银壶因银行制锭以及取块打制时高温熔炼,有烟火气,不如日本老银壶。然后就是冲泡,关键在水温掌握和水与茶叶接触的时间,这需要摸索和经验积累。
茶泡好后,要静心去喝,悉心体会。一次小聚,一款猴魁,绵软可喝,后来喝龙井43号狮峰头采,绵软而醇而正,有一种不露声色的张力(骨子)。因有所悟,只是绵软是不够的,那只是好好先生,四平八稳,要暗含点什么,方是好茶。茶要有骨子,但不是霸悍张扬,例如凤凰单枞东方红三代,是很好的茶,做好后未经端午、中秋、冬至三次复焙,就有点像子路见孔子前气象,总有点倔硬。
好茶,如果和爱茶懂茶的二三知己同喝,交流品评印证,真是莫大的乐趣。有时,就是各在一方,也不妨碍快乐交流。一人独喝,兴味减了不少。和不懂而自以为是的人喝,常会扫兴。
得遇好茶,就像人生中所遇的挚友,看过的好书,就是时过境迁,也常常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