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天涯海角
董纯蕾
  董纯蕾

  假若能预知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脚步如此坚定,科学家们当年恐怕不会为编号“2014 MU69”的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小天体取这样的昵称:“天涯海角”。今后,更远的可观测天体,该叫什么呢?

  新年第一天,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如期飞掠“天涯海角”。此地距太阳约65亿公里,这大概就是人类所能想象的最天涯海角了,我们迄今探索过的最遥远的远方。

  “无限的奇迹,尽在无垠的夜空;我们或许从不曾抵达,而那正是我们必须启程的理由……”同一天,皇后乐队的吉他手、天体物理博士布莱恩·梅发布了最新创作的单曲《新视野》,歌中如是感怀。

  时光倒退大半个月,这歌也可以送给已经不知疲倦地航行了41年、终于飞出日光层、仍在不断回传信号的“旅行者2号”;时钟再快进两三天,这歌还可以送给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着陆月之背面、并通过中继卫星传回第一幅月球背面地表图像的“嫦娥四号”。

  从不同的国家出发,目的地是不同的天体,却是一样的初心:找到星辰最初的模样,解开宇宙本质的奥秘。科学家们相信,“天涯海角”可能还完好保存着46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时的信息。科学界也认为,宁静的月球背面比正面更古老,对研究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019年伊始,便是这般遥遥又频频地载入史册。天涯海角的初心,浪漫勇敢,很多时候,反而是近在咫尺的,却看不真切。比如,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又一次刷新全球碳排放纪录,致使目前全球升温轨迹远超“危险的1.5℃”。又比如,覆盖了地球表面70%以上的辽阔海洋,仅余13%尚是荒野了,那些重要的沿岸物种已有90%被我们耗尽了。

  在追寻宇宙的天涯海角的征途中,我们常常还抱有这样的目的:寻找外星文明,拓展宇宙家园。只是,如此千辛万苦,才换来天涯海角的拓展,我们如何能放任眼前的家园加速恶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最高科技奖
   第A05版: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海成果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阳光天地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ZF01版:中缝4-21
好医生留在“家门口” 又凭细致服务留患者
天涯海角
神奇鸟营地 科普亲子游
一日生活从喜欢的游戏开始
扫一扫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天涯海角 2019-01-08 2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