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斗牛士崛起?
据葡萄牙媒体报道,近日,拥有丹麦和哥伦比亚双重血统的摄影师尼古拉斯·利纳雷斯在其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组照片——他在到访阿尔梅里亚的一所学校时,遇到了一群来自斗牛训练班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梦想是在海报上看到自己名字,并最终在最大规模的斗牛比赛中摘得桂冠。
据利纳雷斯介绍,该训练班共有13名学员,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仅12岁。他们被分成两组,每周训练三次。由于西班牙斗牛的法定年龄为16岁,因此,训练班中几位年满16岁的学员已获得在竞技场或正式比赛中杀死一头公牛的机会。利纳雷斯称,尽管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在2018年2月向西班牙政府提出要求禁止儿童和青少年参与斗牛,并减少斗牛学校的开设,但这些年轻斗牛士们的终极目标依旧是站在竞技场上并杀死公牛。
2017年,利纳雷斯凭借其作品“男孩与公牛”赢得了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三等奖。利纳雷斯说,斗牛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因此,他决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它。利纳雷斯说,“我不想展示斗牛士面对凶猛的公牛并击倒它的血腥场面,这会让人心疼。相反,我希望以孩子们为切入点,让人们看看这些故事,而不是排斥和拒绝。”
公牛其实很“幸福”?
西班牙前著名斗牛士马努埃尔·路易斯目前在这所学校任教。在他的课上,学生们用挂着牛头模型的滑轮车当道具进行训练。孩子们着迷于他们的偶像,这促使他们在训练中有时会表现得很出色。
在斗牛比赛中随时可能会发生危险,因此心肺复苏等急救训练是课程的一部分。小学员们很清楚,如果在舞台上犯了错误或出现任何意外,他们都有可能因此丧失性命。正是如此,许多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找到其他的兴趣爱好,他们认为斗牛是一项十分冒险的活动。
虽然学员们知道有很多人反对斗牛,但他们认为那些人对斗牛不够了解。据专业斗牛士介绍,用于斗牛的公牛比用于肉类生产的公牛的生活要好得多。根据利纳雷斯在西班牙获得的信息,用于斗牛的公牛在第一场比赛前通常享有四年的“美好生活”,而用于肉类生产的公牛寿命只有一年半到两年。
文化与时代冲突?
利纳雷斯称,这所学校的斗牛学员全部为男孩,但学校也没有明确规定女生不得进入。学校其中一位教官的女儿就曾在此接受过训练,但后来逐渐失去兴趣,并最终放弃。
当被问及其本人是否喜欢斗牛时,利纳雷斯回答道,“斗牛的故事情节、服饰和竞技场,整个环境让我着迷。我在这里遇到了非常善良的人,他们只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这种包含着死亡的文化很难再持续下去。” 欧时
相关链接
斗牛历史悠久
竞技公牛好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曾经说过:“斗牛是唯一一种使艺术家处于死亡威胁之中的艺术。”西班牙斗牛赋予这项竞技运动艺术美感,它是艺术的最初形式,更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斗牛作为西班牙的国粹,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阿尔达米拉岩洞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壁画里,人们看到了一些记录着人与牛搏斗的描绘。这一竞技运动一直被认为是勇敢善战的象征,在西班牙的贵族中颇为流行。
西班牙斗牛是一种血统纯正的野性动物,一般选用的是生性暴烈的北非公牛,它们由特殊的训养场负责牛种培育,经过四到五年即可用于比赛。但西班牙斗牛那好斗的本性不是经人训练出来的,而是其天生的。
其实西班牙斗牛都是色盲,所以无论你拿什么颜色的布去静止展现,斗牛都是没有感觉的,只有摇动的物体才能激起它们的斗志。
正式比赛的斗牛体重在四百到五百公斤之间。而见习斗牛士面对的一般是二三百公斤的三岁以下牛。在表演中,没有被斗牛士刺死的牛最终也将被引入牛栏,被他人用剑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