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今年起,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将以“阳光星球”为社区青少年的“虚拟聚集地”,借助网络深入青少年内心世界。活动现场,6名一线社工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和思考,角逐“星球发言人”。他们中,有虚拟社区的“蜘蛛侠”,也有困境儿童的“守护天使”。和很多90后同龄人一样,阳光中心虹口工作站社工阮梦雨平时也是各类短视频和直播课的拥趸。她发现,虚拟社区已经成了青少年聚集地,社工如何成为虚拟社区的“蜘蛛侠”,引导青少年构筑正确价值观?小阮认为,社工可以在线下寻找青少年意见领袖,引导他们在线上发声;或者可以试着培养社工“网红”,建立网络青少年志愿者,传递正能量。
阳光中心宝山工作站社工庄蕾面对的是一群出生在城市近郊、继承了父辈房产的“拆二代”。他们中大多因为忽然“天降巨款”而失去了奋斗热情,终日无所事事。在与这一群体深度访谈后,庄蕾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迷茫,以及对参与社会活动的渴望。于是,社工们为他们开辟公益服务渠道,组织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和职场体验活动,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引导这些年轻人一点点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
阳光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成立的跨学科多部门合作应急平台将联合心理学、护理学、社会学、法学、精神病学等各方面单位,以实现工作互联、平台互通、资源共享、载体互融、优势互补的上海青少年事务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