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发本轮反弹的动因来看,一是持续不断的利好刺激,二是重要的时间窗口。就前者而言,从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到金融稳定委员会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科创板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建设,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条件,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以及本周的降准政策落地、外管局宣布取消QFII、RQFII上限额度限制,进一步扩大开放等。正是在上述利好密集出台、层层推进下,A股市场出现了久违的放量突破、持续反弹的行情。从后者看,主要是九月份的时间窗口,在过去十年中九月份涨多跌少,是A股“秋抢”行情的高发阶段。
从目前看,整个九月份都是反弹窗口期,政策环境、投资者预期较为积极。不过从分时看,中秋节后的半个月市场弹性和机会将会弱于节前半月。一是行情已经从2700多点涨到了3000点,基数提高,获利盘较大。同时沪深日成交量两次达到7000亿元以上但没能突破8000亿元,以存量资金衡量以接近极限。二是从时间角度分析,在一个重大题材即将兑现之际,往往是机构见好就收,兑现收益的时刻。等到窗口期一过,市场就将面对年中结账、业绩检验的新挑战。因此,赶前不赶后,见好就收已成为一种操作惯例。
如果从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来看,在题材性因素消退后,股市或有再次“沉淀”过程。例如在近期多次高层会议中都有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表述,在强调逆周期调控的背后是当前经济处于增速下行调整周期,还没有走出来。在降准等政策工具运用后到实际见效需要一个过程。从本周公布的月度经济数据看,PMI、CPI/PPI、进出口数据、新增信贷等都反映当前经济仍处在一个中等偏弱的水平,还没有出现持续稳定的向上趋势。从上市公司业绩看,中报除了沪市公司净利润同步增长以外,深市整体、中小板、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全部下降。
因此,从本轮反弹行情看,既要抓住时间窗口和政策做多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见好就收,留有余地。投资者在关注后续内外因素变化的同时,可分批兑现短期收益,保持灵活和弹性。 申万宏源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