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里有他们“冲上云霄”的第一次
李若楠 萧君玮 陈炅玮
■ 模型店里的蓝天梦 萧君玮 摄
扫一扫 看更多
  新同心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哪里,但提起“军体”,上海人就不陌生了。这里有航模迷心心念念的“模型一条街”。

  “对很多人来说,翱翔蓝天的梦想是通过玩航空模型实现的。有人飞着飞着,飞出个世界冠军。”在跟航空模型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杨培良看来,近几年无人机的兴起让航空模型这项小众运动再度被关注起来,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拼装和操控航模锻炼的科学精神、培养的动手能力,对一代代人来说都会是一笔人生财富。

  与航模打交道三十多年

  这家位于新同心路上的“皓翌模型”店,杨培良经营已有5年,小店主打动态航空模型。机身喷涂各种炫彩的直升机、1:6真机缩小版的遥控涡轮喷气式飞机、能在水上降落的水机等各式空模,或停在店内展示柜上,或悬吊在空中,让人目不暇接。

  小店的顾客都是空模爱好者,有被飞行特技震撼到的学生,也有辛苦工作半辈子却始终怀揣蓝天梦的退休老伯。店主杨培良与模型结缘,也因爱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玩航模、做航模是许多孩子闲暇时热衷的活动之一。过去只有“上海翼风”模型店才有卖航模材料,有人攒下零花钱去买,有人不买也隔三差五去看看,就为感受一下专业氛围。1964年出生的杨培良在中学时第一次接触到了航模,然后很快成为班上的佼佼者,并在省市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入了专业队。

  航模运动曾一度广受关注,是全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后因种种原因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但杨培良却始终没离开航模专业。他曾是遥控模型直升机特技国家队教练,多次带队出征获得优异成绩。现在他还是航模飞行员执照考核高级委任技术代表,国家级裁判员。

  2014年,对航模有特殊情怀的杨培良开始经营航模店。网购大潮下,他们也开启了线上模式,每天快递小哥进进出出,业务繁忙。一份快递,一段详细的装机视频,很多问题似乎都能隔空解决,但杨培良还是坚持开实体店。在他看来,无论改装还是调试飞行,“不见面,总欠了点火候。”

  推广普及培养新生力量

  与皓翌模型店一墙之隔的,就是上海军体俱乐部。这个曾经培养过多个上海航模冠军的训练竞技场地,如今向市民敞开了大门。手持牵引线操控飞机上下翻飞、遥控航模回旋翻滚,精彩的飞行特技表演常常在这里上演。

  最近几年科技体育蒸蒸日上,航模项目2017年重回全运会赛场,成为群众项目之一。借发展的东风,航模世锦赛冠军运动员张旭骏遥控飞行工作室就设在军体俱乐部里,皓翌模型和工作室合作为青少年做培训,成为上海推广和普及航空模型运动的一支新生力量。

  有人十几岁在世锦赛上摘金夺银,有人七十多岁还能在与青年人的同台竞技中获胜,还有资深航模迷成功试水驾驭真飞机,在他们身上,都绕不开“热爱”二字。透过小店橱窗,路人被炫酷的航空模型吸引住移不开眼睛的一瞬,或许就是他与航模运动结缘的开始。

  本报记者

  李若楠 萧君玮

  首席记者 陈炅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广告
   第A11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
中秋“热情”不减 下周气温下跌
这里有他们“冲上云霄”的第一次
建花田花溪打造“海上花岛”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4这里有他们“冲上云霄”的第一次 2019-09-14 2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