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她们获颁国家荣誉称号~~~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她们获颁国家荣誉称号~~~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她们获颁国家荣誉称号~~~
     
2019年09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她们获颁国家荣誉称号
教海沉浮 岁月如歌
王蔚
人民教育家 于漪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去年《于漪全集》出版时的统计,共5745千字。其实,这还只是于老师著作等身中的一部分。

  而她最喜欢的,则是2015年的《岁月如歌》手稿珍藏本,约15万字全部是于老师的手书。

  如今,这本书已成为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伴手礼”,时常赠送给热爱和崇拜她的“于粉”们。

  “于老师真不愧‘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她在《岁月如歌》里很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从教心路历程。”青年编辑易英华说,许多读者反馈,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感受,都是一次与这位人民教育家的心灵对话。

  早在2007年,自传体《岁月如歌》出版了。由于畅销,有时一年里就要重印两三次,至今已重印了16次,许多地方还将此作为培训新教师的范本。2015年,上教社用于老师2007年时的原始手稿,出了一本《岁月如歌》手稿珍藏本。易英华说,教语文的于老师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写文章从不打草稿,一气呵成,字迹工工整整,透过字迹能够更好洞察于老师为人为师的品格。

  于老师常感叹“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事实上,她的许多课堪称模板,特别是她对备课的精益求精。

  “教师要做真学问。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对于教给学生的知识,我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于老师举了个例子,鲁迅的小说《药》中写道: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个“着”字有四个读音,在这应读什么呢?

  她说,做老师不能蒙学生,碰到吃不准的地方不能绕道过去、含糊过去。后来,她是从鲁迅作品的英译本中悟出了答案。

  “我刚上讲台时写‘着’字,自以为很认真地一笔一画地先写‘羊’字头,结果被一位老教师发现了差错。这件事让我刻骨铭心,因为,教师在黑板上写错别字,很可能使学生也一生写错字。”于老师说,庸医杀人不用刀,教师的教学出了错,就像庸医一样,是在误人子弟。

  “改革先锋”“人民教育家”,于漪就是这么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六十多年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她认为,教书和育人,“育人”是大目标,“教书”应该为“育人”服务。

  拿语文教师来说,教学生的“文”是为育学生的“人”服务的,只见“文”不见“人”,工作就失去了大目标。

  就在几天前,自称刚从高危疾病中“逃”出来的她,在一次研讨会上跟青年教师们交心:“不管教什么学科,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必须集中在培养下一代要有中国心、中国情,要引领他们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我一辈子奉行的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养一个大写的人,是教师首要的任务。”

  “我从22岁开始,每一天都在学习怎么敬畏孩子的生命。你的10分钟、40分钟,孩子的精神生命是不是成长了?对于教师来说,敬畏生命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中真正有所收获,不要浪费孩子的生命。”于漪把三尺讲台比作咏诗放歌的舞台。

  “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把教育事业当成在谱写一首首优美的歌,在这样的岁月里成就学生、成就人生。

  “拉开层层心幕,往事历历眼前:教海沉浮,岁月如歌,被白发欺人奈何,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位耄耋老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在《岁月如歌》的扉页上,留下了这么一段真情告白。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综合新闻·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教海沉浮 岁月如歌
艺海无涯 美丽依旧
“敦煌女儿” 一生坚守
新民晚报要闻A05教海沉浮 岁月如歌 2019-09-19 2 2019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