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任桂珍 我用我心唱史诗
沈琦华
第一任江姐扮演者
回忆往事,任桂珍依然充满激情
出演喜儿,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山东姑娘
每次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内心总是充满感情
  □ 文/沈琦华

  任桂珍是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演唱家。她是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一曲“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烙在了千万人的记忆里。“北有郭兰英,南有任桂珍”,她是一代人岁月的倒影,整个中国都曾为她演绎的爱国史诗动情。

  在长达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任桂珍在《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红霞》《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几十部歌剧中扮演女主角,为电影《红日》《聂耳》等配唱,她首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等灌录成唱片,广为流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请任桂珍再唱红色经典的邀约不断。采访中,任桂珍说起了在漫漫音乐岁月中最令她动容的三首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绣红旗》《唱支山歌给党听》。任桂珍的歌声曾激励了几代人,而这三首歌的光辉也像灯塔般照亮了她自己的艺术人生。

  教周总理唱《洪湖水浪打浪》

  1933年,任桂珍出生于山东临沂,从小就喜欢听父亲哼唱京剧选段。1948年10月,任桂珍的家乡山东济南解放了,那年她15岁,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小歌手。济南举办迎接解放军的活动,任桂珍唱《南泥湾》,演《兄妹开荒》《全家光荣》。就这样,任桂珍被南下部队发现,希望她能参军加入文工团。少女的热血沸腾起来,她不顾母亲的阻拦,在地下党的父亲掩护下,冲出家门,报名参加革大文工团。就这样,任桂珍踏上了南下革命的路。行军途中,她和战友们一起唱歌来鼓动战士们的气势。风餐露宿、虱子、疥疮、饥饿,都没有把这个山东小妞击垮。1949年5月底上海解放,任桂珍自豪地说,“我是打着腰鼓进上海的”。

  1949年冬天,文工团在海军司令部排演《白毛女》、解放区秧歌剧《兄妹开荒》,上海市民和解放军战士都来看,场面异常激动人心。《白毛女》演到斗黄世仁时,观众激动得不行,捡起砖头就往黄世仁身上砸。“到了剧情高潮时,观众群情激奋,演员在台上哭,观众在台下喊,每次演完我的汗水都能接一脸盆”。

  到了1952年,任桂珍所在的革大文工团与南京文工团、红旗歌舞团等合并,成立了上海歌剧院。任桂珍先是被送到北京跟郭兰英学习了半年,之后便在《小二黑结婚》中出演“小芹”。这是任桂珍歌剧道路上的第一个角色,而紧接着的《红霞》,更是让她彻底“火”了一把。剧组从上海沿着长江一路演到武汉。“那时,一天演三场《红霞》,晚上吃两毛钱阳春面,浑身充满干劲。”青春年代的激情激励着任桂珍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红霞》的成功促使我下定决心,要为中国歌剧干一辈子。”

  任桂珍是歌剧舞台上出名的拼命三娘。出演《洪湖赤卫队》的经历,令她至今难忘。在巡演途中,任桂珍累倒了,高烧39.8℃。医生说绝对不能上台了,但观众要求看任桂珍的表演,否则就要退票。任桂珍一咬牙,上!说要上,可是她站起来还像喝醉酒一样,全靠两个人架着走到台边。但等任桂珍一上了舞台,不知道哪里就来了一股精气神儿,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得台上台下全情激昂。“更难忘的是,我还曾教周恩来总理唱《洪湖水浪打浪》。”那是总理来上海开会,住在花园饭店。“总理一边打拍子,一边跟着我唱‘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还说:‘任桂珍,你是我的老师啊。’”

  唱《绣红旗》,我就是党的女儿

  1964年,任桂珍刚生完女儿,产假还没休满,就接到上海歌剧院通知,出演歌剧《江姐》。当时任桂珍还是有些“底气不足”。其一是刚生完孩子,身体状态还未完全恢复。其二是歌剧《江姐》有7场戏,场场都有大段唱白。当时,北京总政歌剧团、南京空军歌舞团等其他剧团排演时,都是安排A、B角“江姐”分别演出上下半场。两人饰一角,衔接不好很容易让观众出戏,所以,歌剧院希望任桂珍一人独挑大梁。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想到江姐,想到观众对江姐的喜爱,任桂珍鼓足勇气接下了任务。而自从任桂珍首开一人饰演江姐唱完全场的先例后,上海歌剧院以后的每一代“江姐”都效仿了任桂珍,勇敢迎接这个挑战。

  那段日子,任桂珍天天躺在床上想怎么演江姐,完全活在这个角色里。任桂珍说,江姐是个地下工作者,她身上带有的革命气息使得她不同于平常女性,她热爱党、热爱生活和工作,所以是个充满朝气、富有生命力的形象。“我就是抱着‘我就是江姐,我就是党的女儿’的心态来饰演角色的”。唱《绣红旗》时,任桂珍会联想到这面红旗的意义,会回想起随军南下时,炮火烽烟中飘扬的红旗。常常当她在台上含泪唱《绣红旗》时,台下的老同志也在悄悄抹泪。

  为了演好江姐,任桂珍还特地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了一年。之前,任桂珍用的是民族唱法,那个时候,舞台上一般只有中间顶上吊一个扩音器,如果没有美声唱法的气息共鸣,演员的声音很难传到全场。从《江姐》的演出开始,她摸索着从民族唱法、中国传统戏曲和美声唱法中分别采撷精华,用科学的发声法,汲取我国民间地方戏吐字字正腔圆的特点,又借鉴民间艺人“喷口”式的唱法,依靠咬字的铿锵来塑造英雄人物形象。直到现在,任桂珍还最反感歌剧演员依赖话筒演出,她笑言,“给我个话筒,一天唱几十场都没问题”。想了想,她又强调,要把人物理解透、塑造活,才能感动人,否则演员在台上就永远是一个道具。

  可以说,就是在《江姐》的演出过程中,任桂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上台70多年,任桂珍还像当年初演《江姐》一样,演任何角色,哪怕天天演,每场还是严格按照艺术标准一招一式去表演,绝不马虎。“演《江姐》,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把《唱支山歌给党听》让给才旦卓玛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上海旋即组织、创作了一批歌颂雷锋精神的歌曲,在文化广场公演。作曲家朱践耳根据雷锋日记中摘录的姚筱舟的长诗中一段,谱写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当任桂珍拿到歌谱,离公演只有一个多小时。凭着常年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的丰富经验,调动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任桂珍唱来感情真挚。

  任桂珍在文化广场首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反响强烈。几天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约请任桂珍录制此歌,不久后,中唱公司又专门为任桂珍出了这首歌的单曲唱片。一时间,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任桂珍的歌声。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班进修的才旦卓玛,在学校的广播里也听到了这首歌,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多么想自己能演唱这首歌曲,来表达对党和祖国的一片热爱,表达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共同心声。难以抑制内心的澎湃,才旦卓玛打电话给任桂珍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任桂珍当下就表示,艺术就是为人民大众所创造的,谁来唱有什么关系呢?就这样,这首歌也成为了才旦卓玛的代表作。

  其实,《唱支山歌给党听》对任桂珍同样意义非凡。少时就参加了革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任桂珍。离休后,任桂珍始终有一件心事没有放下,她想入党。2010年的春天,对于首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任桂珍来说,是政治生命的一个崭新的开始,77岁的她终于能够像江姐那样,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党的女儿。一年后,在上海隆重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那天,当新党员任桂珍再度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时,心中仿佛重又燃起了当年的激情。 

  任桂珍和丈夫饶余鉴同在上海歌剧院工作,常在一起排戏,当年一个唱阿牛哥,一个唱刘三姐,算得上是因戏结缘。2017年9月3日,这对歌剧伉俪举办了他们夫妻合作的一场感恩音乐会—— “唱支山歌给党听”。音乐会结束时,全场一千多人饱含深情地合唱了这首不朽的经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夜上海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往事回眸/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晚报
金色池塘
格言
任桂珍 我用我心唱史诗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21任桂珍 我用我心唱史诗 2019-09-28 2 2019年09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