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杨扬教授昨做客“思南读书会”~~~
杨扬教授昨做客“思南读书会”~~~
杨扬教授昨做客“思南读书会”~~~
杨扬教授昨做客“思南读书会”~~~
杨扬教授昨做客“思南读书会”~~~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扬教授昨做客“思南读书会”
从茅盾《子夜》看大上海
朱渊
  本报讯(记者  朱渊)为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上海作协副主席、华师大中文系杨扬教授昨做客“思南读书会”,为广大文学爱好者讲述了茅盾和上海不得不说的故事。

  茅盾是1916年在上海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奠定他文学地位的重要作品《子夜》也是在上海完成,茅盾曾在回忆录中说道:“若没有来到上海,若没有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我或许不会在文学上有这样的成就。”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都离不开他所生活的这方土壤,茅盾虽是乌镇人在嘉兴、湖州等地求学,但在给予他理想光芒、决定他未来方向、影响他价值观、世界观的人或事都是在上海遇到。正如对茅盾研究深有心得的杨扬教授说的那样:“如果不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具有大格局的金融大都市,茅盾不会有这么高的起点和视界;如果不是在曾为东南亚最大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工作,茅盾也不会在初入社会就能遇到鲁迅、陈独秀这样的杰出人物。”

  在杨扬看来,描述上海城市风景的作品有很多,但大多都聚焦于底层市民生活,琐碎的家长里短、没完没了的小情小爱……就是在茅盾生活的那个时代,发刊最广最主流的小说月报也都是“鸳鸯蝴蝶派”当道。但其实,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大上海,并不是靠这些小市民生活搭建起的高塔。杨扬说:“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因为那是当年最顶尖的政治家、金融家、资本家呼风唤雨的地方。市井生活绝对不是上海的全貌。而之所以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作品,大多视角都停留在弄堂里,那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有茅盾这样丰富的经历、并非每个人都能触摸到当年上海政治金融的中心地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4天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从茅盾《子夜》看大上海
加量提质不加价
“融合共进”没了“谁的地盘”
为卡车配音30年
京剧《沙家浜》唱出“军民鱼水情”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4从茅盾《子夜》看大上海 2016-08-01 2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