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是1916年在上海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奠定他文学地位的重要作品《子夜》也是在上海完成,茅盾曾在回忆录中说道:“若没有来到上海,若没有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我或许不会在文学上有这样的成就。”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都离不开他所生活的这方土壤,茅盾虽是乌镇人在嘉兴、湖州等地求学,但在给予他理想光芒、决定他未来方向、影响他价值观、世界观的人或事都是在上海遇到。正如对茅盾研究深有心得的杨扬教授说的那样:“如果不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具有大格局的金融大都市,茅盾不会有这么高的起点和视界;如果不是在曾为东南亚最大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工作,茅盾也不会在初入社会就能遇到鲁迅、陈独秀这样的杰出人物。”
在杨扬看来,描述上海城市风景的作品有很多,但大多都聚焦于底层市民生活,琐碎的家长里短、没完没了的小情小爱……就是在茅盾生活的那个时代,发刊最广最主流的小说月报也都是“鸳鸯蝴蝶派”当道。但其实,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大上海,并不是靠这些小市民生活搭建起的高塔。杨扬说:“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因为那是当年最顶尖的政治家、金融家、资本家呼风唤雨的地方。市井生活绝对不是上海的全貌。而之所以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作品,大多视角都停留在弄堂里,那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作家都能有茅盾这样丰富的经历、并非每个人都能触摸到当年上海政治金融的中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