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海举办中外电影节,再忙我也会去看,因为电影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魅力,也因为自己长期以来从事文艺、文化工作的缘故,所以对电影艺术情有独钟。
许多电影只看一遍,就像许多感受只经历一回,静静地在屏幕前体会声光影的结合,抽丝剥茧。电影的魅力在于体味别人的生活,进入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感受似曾相识的情感,跨越年龄、性别和岁月,重复再现或者尝试许多不同的情感事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暂别现实,进入一个理性化的境界,而每每又会随着银幕的暗淡回到现实,或惋惜或留恋或唏嘘,抑或淡然一笑,梦与现实的距离,有时仅仅为几秒钟或十几米。
我们的生活其实也像电影,起、承、转、合,开端、建置、对抗、结局,哪怕是最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的生活,也会有这些变化。只不过,我们大都在这些平淡的日子中选择了默认和妥协,忘记了那些每一次需要我们为之一搏的“转”和“对抗”,我们往往在“起”和“开端”时努力向上,拼命使尽所有的力气,而却在中间段需要改变和需要发力时丧失了信心,抑或是向生活的疲惫所妥协,从而中途从赛跑的跑道上退却,或是跑上了另一条大多数人在跑的道路,陷入茫茫人海,穿上西装革履,为了锦衣玉食而奔劳,只是心中少了一份那青涩的执拗,而手中却多了一份简易的便当。生活就是这样,梦想时常会在便当前变得卑微。
所以我们寄情于电影,寄情于那现实而又虚幻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梦想的集合。我们在那里遇上并不懈追逐到了真爱,我们在那里不惜抛弃荣华而获得梦想,我们在那里可以付出而不求回报,我们在那里可以实现一个小人物拯救大世界的心愿。而当片尾曲响起,众演员谢幕、花絮映出的时候,我们知道,这短暂的一两小时的梦结束了,正如我们每日清晨醒来看到的陌生清晨,我们该整理衣装、拿起饮料瓶走出,融入这暗淡灯光中拥挤的人群,走到现实,离那个大屏幕越来越远。梦啊,不是用来维生的,只是拿来玩赏。为梦而生的人啊,注定该在物质的世界中茫然。
退休后在乡下的住房里,给自己奢侈地弄了一个小小的工作室,书桌、书架、一台19英寸的小液晶屏。关上门、拉上窗帘、打开音响,一部部免费下载的电影便映于眼前,梦想开始的同时,我会沏上一杯上乘的绿茶,在这里的这个时段,生活是完美的。而每当电影放罢后打开窗户,又发现,其实世界也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