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也有一块“洪荒之地”,这便是青西郊野公园。它坐落于青浦风光旖旎的淀山湖畔,总面积约22.35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浦东世纪公园那么大。青西郊野公园建在淀山湖畔的湿地之上,水系面积占了40%以上,这里没有围墙,绿水环绕,绿色满目。第一期开园的是4.6平方公里,以大莲湖为中心,由三大区域组成:生态保育功能区、水乡农田示范区和渔村休闲体验区。整个郊野公园汇聚了野趣、绿趣、文趣、水趣等情趣,是集湿地、生态、自然、休憩、美食、娱乐、乡愁等于一体的上海休闲度假体验的新地标。
诗人放歌淀山湖
淀山湖的秀美,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吟诵。如宋代卫泾在《淀湖》一诗中描绘道:“疏星残月尚朦胧,闪入烟波一棹风。始觉舟移杨柳岸,直疑身到水晶宫。乌鸦天际墨千点,白鹭滩头玉一丛。欸乃数声回首处,九山浑在有无中。”犹如一部风光纪录片,声色兼备,诗意充满了动感和美感。
1964年夏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视察青浦时,也写下了《过淀山湖》的诗篇:“又到水天空阔处,西望无涯通太湖。主人船上出佳馔,鱼虾蔬菜鲜而腴。湖水用来酿绍酒,果然水清绿不殊。解放以前此逃薮,抗日曾是游击区。往来帆船千百艘,而今公社业农渔。人人参加大生产,到处安居丰乐图。此湖最近大上海,繁荣可以更速乎?我愿秋凉再来此,满筐大蟹醉糊涂。以庆人民之青浦,以祝人民淀山湖。”陈毅不愧为政治家兼诗人,才气横溢,传达出淀山湖的富饶灵动以及人文美和自然美的魅力。
置身于青西郊野公园,让人们掬淀湖水而歌,击浪踏风而飞。除了大观园的“红楼梦”和东方绿舟的“青春梦”,郊野公园梦幻水乡的文化创意之梦也将在淀山湖畔启航。环淀山湖开发,造就了一轮璀璨的明月,让周边的20个湖泊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文化景点和拱月闪烁的群星。
不让须眉女人船
青浦是个“开门见河,出门动橹”的水乡泽国,钟灵毓秀。早在六千年前,勤劳智慧的上海先民,便发明了独木舟,闯荡江海,并在湖泊河流中捕食鱼类,培育出搏击风浪、开拓奋进的精神。
淀山湖畔的湖泊江河中,大船小舫,蚁集鱼贯。“吴侬大好事,用以供遨嬉。船船竞装束,日日追欢娱。”“银会轮当把酒杯,家家装束妇人来,中船唱戏傍酒船。”先前的水乡青浦,酒船、游船,五花八门,无不与演戏、唱曲有关。水乡流行的卷梢船,早于戏馆兴起之前,成为“酬神宴客,侑以优人”的载体。节庆期间的彩灯船,为繁华的水乡古镇增添了文气和商气。喜庆气氛,溢于言表,“玉对歌声传夜半,银河星采即筵前,夜夜银河恣欢乐,舟师便是填鹊桥”。连以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也是由当年盛名于青浦的青龙战舰演化而来的,平底、方头、多桅、吃水浅、航速快。
江南水乡历来有封建传统:女人上船下湖出海,会遭厄运,带来晦气。然而,江南的妇女却巾帼不让须眉,富有创造精神,发明了装饰美观的渔婆船。那船身小巧,由渔家姑娘一人掌舵,众人使橹和扯篷,和男人的摇快船形成美与柔的比拼。而在岸上的荡湖船的娱乐活动,更是独树一帜。如果说摇快船、划龙舟、打船拳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渔婆船、荡湖船则是女人的世界。荡湖船,用绸布和竹片扎成小船,束在表演者的腰中。道具简单,动作自如。每船一般两人一组,一人手拿用竹木制成的桨,桨上端扎上大红花布球,作摇船状;另一人手拿蒲扇,装扮成“丑搭子”,即小丑。两人配合默契,边唱民间小调划船,边舞蹈着行进表演,并与看客进行情趣交流,动作夸张,神态滑稽,十分逗人。一片管弦嗷嘈之声,作于江湖岸上,奏响了江南水乡的春之声。
青西郊野公园,是生态宜居的风水宝地。舟船在淀山湖水的孕育下,更是富有灵气,焕发出新的神韵。在淀山湖畔,福克游艇、美帆游艇俱乐部星罗棋布,吸引了全球的游艇爱好者来淀山湖上搏击风浪。上海淀山湖国际龙舟邀请赛,更是汇集了中外宾客,摇快船、水乡拳船、荡湖船等,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保护与传承。
水上森林“大熊猫”
青西郊野公园是个天然的富裕氧吧,拥有涵养林、生态林、通道林、经济林、果园林等不同类型、不同季相的各类林地一万多亩,开发了森林观光、森林疗养、森林果树采摘等体验项目。
“智者乐水”,当我来到青西郊野公园的水上森林时,在大莲湖的波光粼粼中,一排排回环缭绕的水杉,在朝辉的映衬下,生机勃勃,峻拔优雅,给人一种净化心灵的美感。
淀山湖畔东南面的大莲湖湿地,是一方引人注目的净土。那占地100多亩的水上森林,整齐地排列着5000多棵池杉。已生长了40年的水杉树,都已达到了近半米的胸径,亭亭玉立,高耸入云。它们春夏清翠,秋冬暮紫,仿佛是一幅富有韵致的“水墨画”,成为青西郊野公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