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公里长的上海母亲河——吴淞江(苏州河)上游生态廊道内,曾经吞噬水源保护区洁净、威胁西气东输总管安全的949.5亩违法用地、33.77万平方米违法建筑、296家违法企业被全部清除!
白鹤人正在找回千年古镇昔日的洁净与美丽。
“人工礁石”个个除
吴淞江畔,站在两岸200多亩的瓦砾碎石上,新江村、浦北村、金项村的干部们长出了一口气。
“违建都修到江面上了!”指着河堤处的残垣断壁,新江村的干部说。玻璃厂、服装厂、家具厂、塑料制品厂……几十家污染企业的房子把10多米宽的河岸线蚕食殆尽,还向外伸出一只角,汩汩污水不仅直排江中,往来船只还极易撞上这些“人工礁石”,性命攸关。“拆违两个月,清退租户用了半年多!”在浦北村、金项村,不少干部的工作簿上都记着“四千四皮”的法则:千山万水找到你、千言万语说服你、千方百计感动你,千辛万苦搬掉你;挠破头皮、磨破嘴皮、饿穿肚皮、踏破鞋皮。
一家生产路桥建造设备的工厂不仅违法占用生态廊道,成百吨的机械还占压西气东输管道。面对这根一定要拔掉的钉子,村里先布下暗哨,说通厂里门卫24小时报告情况,终于撞上了“死都不肯露面”的老板。可对方“漫天要价”怎么办?村里摸清底细,找来当事人的兄弟苦苦劝说。在得知当事人卧病在床后,村干部立刻赶到医院看望。外面攻、里面攻、里外夹攻……面对三个多月下足功夫的“心理战”“亲情战”,“脾气犟透”的老板终于签约。
“釜底抽薪”治老板
在万狮村,474亩的农用地里,竟塞进77家违法企业,违建面积69156平方米。
违法钉子户们手上的“底牌”就是工人,鼓动他们成群结队阻挠整治。“要动房子先动人!”万狮村的干部们告诉记者,整整几个月,他们天天在宿舍里转,和工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谁的家里有困难马上解决,谁的安置成问题马上协调,最后,几乎所有的工人都同意搬离,遇上整治“退避三舍”,却被“釜底抽薪”的老板们彻底断了“抱团拒拆”的念想,只能灰溜溜地“走人”。
逼到自己“睏勿牢”
“睏勿牢(睡不着)!”采访中,这是在白鹤镇听到最多的话。计划拆违33.77万平方米,连带周边整治实际拆违近40万平方米,每个人都给自己压上了最沉的担子。
■ 先向自己开刀 整治伊始,2家“公字头”的镇级园区成了大家“看样学样”的标杆。多方发狠话的有,亲朋来说情的有……面对“卸位子”“断六亲”的“威逼”,工作人员绝不退缩,30多家污染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全部清退。
■ 执法环环紧扣 谈话通知、整改通知、限期拆除通知……对于违法钉子户,城管、拆违等部门依法在最短期限内掷下一道道严令。50多个人天天跑遍11.1平方公里的整治区域,有的妻子生了癌症无法照料、有的亲人故去不能送别……
■ 督导不做老爷 为推动整治,白鹤镇调集各部门负责人成立督导组,他们不是在背后指手画脚的“老爷”,而是扎根一线,成了最能解决问题的“精兵”:除挨家挨户解释政策、听取意见外,为减少租户损失,他们不仅帮着在微商城上叫卖过150头羊,还跑东跑西帮着联系安置场地,保证各整治地块的顺利腾退。
在白鹤人眼里,吴淞江上游整治是上下拧成一股绳,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硬仗:区委书记赵惠琴、区长夏科家等多次现场巡视调研,要求区各部门给予生态环境治理最强的支撑、最大的投入,占用农地必须一律清退,污染企业必须全部关停;镇党委、政府立下军令状,五加二、白加黑,三军用命,断绝人情利益,清除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生产、违法居住、违法排污等一个个顽症痼疾。
“赶走脏乱差只是刚开了个头,如何修复生态廊道、如何还上环境欠账……这才是重中之重!”白鹤人心里还揣着许多“睏勿牢”的挂念和牵记。本报记者 徐驰 钱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