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小笼销量很好
周末,古猗园餐厅熙熙攘攘,不少人远道而来,点名要品尝咸蛋黄鲜肉和香辣鲜肉两种新口味小笼。“从我记事起,古猗园南翔小笼好像就只有四种经典口味——原味、蟹粉、虾仁、干贝。这次出新品了,价钿虽然稍微贵一点,也要来吃吃看。”一位年轻人这么说。
记者看到,咸蛋黄鲜肉小笼38元12个,香辣鲜肉小笼38元14个。虽然比30元16个的原味鲜肉略贵,但销量非常好。工作人员说:“新口味自推出以来,每天每款都要卖掉100多笼,周末达到200多笼。”
蛋黄批发价1.8元/个
卖了那么多年传统小笼,为啥突然想到研发“网红”新口味?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第六代传人李建钢说,这想法起源于今年去青岛建分店时,希望能有新口味吸引当地人。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光找高品质的蛋黄,李建钢就跑了江苏、山东等地十几家厂,最终找到的咸蛋黄,批发价就要1.8元/个,“这蛋黄颜色鲜黄、味道香,质量没话说。”而调味更是“磨人”,原材料配比,他“校准”了不下十次,每出来一笼新的,他都要召集同事一起试吃,最后终于确定现在的味道。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出新,只不过以前都没怎么声张。今夏荷花节,我们曾推出一个多月的藕碎鲜肉小笼,取材最白嫩的鲜藕,也蛮好吃。在青岛分店,有高端的黑松露鲜肉小笼。接下来,可能还会推菌菇类小笼,如金针菇、猴头菇等。”李建钢说。
从毛估估到标准化
许多人知道,正宗南翔小笼的褶是18个,既精致又讨口彩。但鲜为人知的是,古猗园小笼连面坯和打馅都有标准——一个面坯8克,一份馅料16克,成品小笼每只22-24克,每天都会抽查。新口味推出后,仍遵循这一标准。
这个“标准”,是在李建钢手里定下来的。“以前做小笼都是毛估估,加水都用碗,口味难免有差异。”他出国考察回来,对日本厨师计量操作的做法很是推崇,要求团队用量器、卡尺精细测量后定下标准,按规定操作,确保每只小笼的美味。此外,绞肉机绞出的面皮和刷油的台面,也令他家小笼皮子既软又劲道。
“我干这行42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怎么把南翔小笼做得更好吃。”在李建钢看来,制作小笼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是为嘉定人乃至上海人留住一份可以寄托的乡愁。这,就是南翔小笼传承者们的“工匠精神”。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