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健康/慢病
     
本版列表新闻
~~~“养胖”点调补可平安过冬
~~~“养胖”点调补可平安过冬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冬雾霾频发,慢阻肺是道坎
“养胖”点调补可平安过冬
吴瑞莲
  ◆ 吴瑞莲

  秋冬时节,雾霾天频发,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让慢阻肺患者苦不堪言。今年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由新民晚报社等主办的2016第28期“爱尔眼科杯·新民健康周周讲”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内科主任倪伟教授提醒,慢阻肺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虚弱、营养不良和体重过低等问题,可大幅提升死亡率。而在慢阻肺缓解期,通过对肺脾肾功能的调补,把身子“养胖”点,可以在病情急剧加重时更容易“挺过来”。

  慢阻肺患者仅三成单纯死于该病

  在中国,慢阻肺已成为最致命三大健康杀手之一。倪伟教授表示,雾霾是慢阻肺的重要危险因素,雾霾中含有直径2.5至10微米的颗粒物,不断增加的雾霾天可导致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他介绍,慢阻肺不仅累及肺脏,导致肺功能受损,也可引起全身的不良反应,显著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提高10%,心血管患病率提高30%~40%,还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另外,芬兰一项研究提示,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有30%死于单纯慢阻肺,37.3%死于心血管事件。

  除此之外,忽视牙周疾病治疗也可增加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倪教授表示,细菌学研究发现,慢阻肺患者呼吸道内的病菌与口腔内的牙周致病菌具有同源性。“一方面,由于口咽部与下呼吸道相通,口腔致病菌吸入到肺中可能引起感染,而感染正是诱发慢阻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上皮溃烂,细菌及其毒性产物不仅会刺激牙周支持组织,还可以通过溃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包括呼吸系统。”

  慢阻肺患者“养胖”点或更长寿

  倪伟教授指出,慢阻肺患者非常容易出现虚弱、营养不良和体重过低等问题,这些都让死亡率大幅度提升。而那些相对“胖”一点的患者,营养摄入和储备往往更好,也更有体力从事一些轻度的锻炼活动,让他们能拥有更多的肌肉、更好的呼吸功能和更强的免疫力。特别是当患者因为感冒、肺炎而出现病情急剧加重时,这会让他们更容易“挺过来”。

  倪教授说道,在中医看来,治疗慢阻肺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性期患者往往伴有发热、咳喘加重,因此这一时期主要稳定病情,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更强调辨证论治。”但中医更重视慢阻肺缓解期的“治本”,通过对肺脾肾功能的调补,提高病人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尽可能减少慢阻肺的发病次数。

  据介绍,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和穴位注射,体现了中医已病防变的理念,中药经过人体体表穴位进入病所,能够提高药物的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其急性发作。而眼下正值 “膏方季”,慢阻肺如果处在稳定期,选择膏方调养,既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也可化痰、平喘、补肺健脾益肾,起到很好的综合调理的作用。

  5道题自测是否患上慢阻肺

  “慢阻肺常常无法得到及时诊断,约有50%的慢阻肺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倪教授分析说,这主要是由于正常人肺功能代偿能力很强,通常人在静息状态动用1/3,运动时动用2/3。因此慢阻肺发病初期患者常无明显不适,仅表现为活动后气急,伴或不伴咳嗽、咳痰,症状无特异性。待患者出现反复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疾病多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该病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如何才能让沉默的慢阻肺早些出声?倪伟教授建议花些时间做5道自测题,将有助于对慢阻肺病情的早期发现、诊断:①你经常咳嗽吗?②你经常咳出粘痰吗?③你在进行爬楼梯、遛狗、逛街购物等日常活动时,是否比同年年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④你超过40岁吗?⑤你现在吸烟或曾经吸烟吗?

  倪教授认为,上述5道题是自测肺功能的较为科学的参照。因为经常的咳嗽、有痰、感觉气短,是慢阻肺病人一些基本的症状,而慢阻肺的发生率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吸烟又是慢阻肺发病的三大原因之一。因此,5道题中若有2个及以上的问题回答“是”,那就应该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肺功能检查。

  警惕眼部“沉默杀手”青光眼

  与慢阻肺一样,青光眼因起病隐匿而被称作“沉默的杀手”。上海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白内障科主任陈旭表示,青光眼是导致失明的常见疾病,但经过规范治疗,大部分青光眼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不会对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从刚出生的婴儿直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会罹患此病。陈旭主任坦言,国内对于青光眼的知晓率小于10%,多数患者并没有将眼睛胀痛,恶心呕吐,虹视,视野变小等一系列的症状当回事。由于青光眼属于不可逆疾病,对个体和社会影响大。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并与医生建立长期的良好联系,有利于保留患者的视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陈旭主任认为,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才能够尽早发现青光眼。同时,对于青光眼高危人群(40岁以上,糖尿病,高度近视,青光眼家族史患者),眼科医师可有意识地进行眼压、前房和视神经评价(立体眼底像,OCT及视野等检查),从而提高高危人群中青光眼的检出率。陈主任建议,预防青光眼应避免可能造成升高眼压的工作,例如航海、交通指挥、驾驶、野外考察,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精神紧张。

  俗话说“冬季进补,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补”,到底如何正确进补?第29期新民健康周周讲将教你不同人群应该怎么补。更多资讯请添加关注“新民健康”微信公众号和“上海名医”微信公众号,参加讲座可拨打新民健康会员服务中心热线021-80261680(10:00-17:00)抢号报名!

  本版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专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秋冬雾霾频发,慢阻肺是道坎
冷空气来袭,谨防心脏突发“危情”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慢病B03秋冬雾霾频发,慢阻肺是道坎 2016-11-14 2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