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新民环球/讲坛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总统需要度过磨合期
政治社会矛盾会是常态
贾庆国 吴心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贾庆国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吴心伯

  整场演讲历时两个小时,两位专家观点犀利、妙语连珠,引发现场听众热烈掌声。专家对谈精华整理如下(有删节):

  特朗普为什么能赢

  主持人:本次美国大选,为什么特朗普能击败希拉里? 

  贾庆国: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作为一个国家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虽然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但好处的分配很不平均。一部分人得到了很多好处,另外一部分人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还有一部分人在过程中利益受损。而且,真正得到很多好处的美国人还是少数,大部分美国人得到的好处是有限的。这就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

  第二,美国近年出于自由民权的考虑,产生了很多政治正确的说法和做法,有时可能做得比较极端,使很多美国民众感到很难接受。比如,美国人多年来一直庆祝圣诞节,但现在对他人问候“圣诞节快乐”政治上不正确,因为有可能会让持不同信仰的人感到不安。这方面的推动也使很多人不满。

  第三,跟人们对希拉里的看法有关。她虽然有很多从政经验,但“邮件门”还有其他事情,使美国很多人质疑她的诚信。而美国,特别是中西部、南部这些州较保守,又特别在意诚信问题。

  总之,这三个原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特朗普获得了更多机会。

  吴心伯:特朗普获胜以后,从他的支持者庆祝的场面可以看到,都是一些白人、男性,这些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这一次中下层白人几乎倾巢出动,因为这些人在美国全球化浪潮中成为边缘化角色,长期以来被忽视了。这次他们感觉到终于有一个能够打破这样体制的人,所以不顾一切要支持特朗普。这就是说特朗普走基层、动员大众支持获得了成功。

  希拉里的支持者大多是女性、年轻人以及少数族裔。但是一些支持者没有出来投票,因为没有感受到强大的感召力。所以问题就是,竞选人有没有在支持者中煽动一种狂热的情绪,让支持者不顾一切出来投票支持你。特朗普做到了,希拉里没做到。

  竞选承诺能否兑现

  主持人:特朗普上台以后,哪些竞选承诺会得到推行和实现?

  贾庆国:我觉得他能做的事情未来也是有限的。竞选中提出承诺更多是为了当选,当选后真正要把这些承诺兑现是非常难的。历史上美国总统候选人做出的承诺有多少真正完全兑现?大部分没有。当然一些具体承诺可以兑现,但一些大的承诺很难完全兑现。

  美国总统看起来很有权势,但真正做起事情来,却受到各方面制约。比如,奥巴马拼尽全力才使医疗保险法案通过,这个法案他也不太满意,因为要想让国会大多数议员接受,他不得不做出不少妥协。现在特朗普上来以后声称要把它废掉,这不是完全不可能。因为这个法案虽然照顾了很多穷人的利益,但损害了中产阶级的利益。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可能会支持特朗普废除这个法案。但要想废除法案,就要有一个替代品,这个替代品不光要照顾中产阶级利益,多少还要照顾穷人利益,不然还会引发新问题。所以特朗普想废除医疗改革法案也要花不少时间、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做到。

  吴心伯:特朗普执政面临两个考验。首先是怎样跟共和党打交道。虽然他自称共和党,但不是主流派,现在控制国会的是主流派共和党。今后是特朗普让共和党成为“特朗普的共和党”,还是他变成“共和党的特朗普”,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再者,他怎么驾驭整个行政团队。特朗普没有执政经验,那些人很容易用一些技术性的细枝末节把他搞混乱,最后他会说你们看着做。

  两件事情还是可以预见的。其一,奥巴马医改基本上要废掉,特朗普不喜欢,共和党也不喜欢。其二,移民问题要收紧。但也不像他竞选时说的,把这些人全部遣返,会做妥协。今后一段时间会有党内的磨合,政府跟国会的磨合,恐怕今后一段时间美国的政治矛盾和社会矛盾会是常态化存在。

  外交政策走向如何

  主持人:二战以来,美国执行全球主义策略,积极参与全球事务。特朗普在竞选过程当中,有很多竞选承诺都有孤立主义的倾向。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走向?

  吴心伯:特朗普商人出身,会算经济账不会算国际政治账。在国际问题上,他做国际领导的欲望不强,更多考虑的是这么做经济合不合算。美国要做国际领导代价太大。但在今天的形势下,美国是不是真正可以回到孤立主义?不可能,本身美国的利益就已全球化了,美国在世界上做领导不是光有付出,实际上得到的东西也很多。今后特朗普一方面会有一定的战略收缩,这是相比奥巴马而言,特别在欧洲和东亚,会让盟友自己多花点钱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二,他恐怕还是要有选择的参与和干预外部事务。在美国传统的利益地区——欧洲、东亚,还是要保住核心利益。同时,推广美国价值观,这种东西必要时讲一讲,但不会花大力气去做。 

  贾庆国:特朗普对外可能会采取战略收缩。从他的讲话看,一是实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二是在安全上要求盟国承担更多责任。这两点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落实?值得进一步研讨。在竞选的时候,他说的可能多一些,但真正做起来、收缩起来也很难。

  这是因为美国是个超级大国,只能通过维护国际秩序来维护自身利益,这个秩序对其有利。如果按照特朗普竞选时说的去做,就会削弱这个秩序,损害美国利益,可能会遭到很多人抵制。所以,战略收缩到底能走多远很难说,最终可能是一种比奥巴马稍微再收缩一点的所谓国际主义,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种完全的孤立主义。

  中美关系如何发展

  主持人:特朗普上台以后,中美关系未来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贾庆国:比较而言,希拉里属于美国主流的建制派,政策主张可预见性较强。即使有强硬一面,也还是有限的,因为要平衡各方利益关系。这是建制派的特点。

  特朗普就不一样了。他没有从政过,好像也没有对中国做过什么研究,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没发表过系统的看法。他的竞选团队里好像也没多少真正了解中国的人。将来他的对华政策到底什么样?我们不知道。现在知道的是,他在经济上对中国提出过两个不靠谱的想法,一是要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按照美国政策,一旦中国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就会启动一系列措施来制裁中国;二是提出要对中国向美出口的商品征收45%的关税。

  他在其他方面提出的一些主张,虽然不直接涉及中国,但会影响到中国,对中国不利。比如让韩国和日本承担更多防务义务,这会促使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加强自主防务的能力,包括发展原子弹。国际安全秩序可能会弱化,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特朗普对中国的挑战,在于不确定性太大。也许他会对中国好,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从他竞选讲话看,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一点。特朗普不是一个典型的共和党人,共和党传统上强调安全问题,强调自由贸易。特朗普则相反,至少在说话和竞选时候,他声称在贸易问题上采取保护主义做法,在安全问题上倒是强调收缩。历史上我们觉得跟共和党人比较容易打交道。但特朗普不是一个典型的共和党人,我们到底跟他打交道会更容易一些,还是更难一些,现在很难判断。他的不确定性太大,因此我觉得他当选对我们的挑战可能更大一些。特朗普上台做出那些竞选承诺,到底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可能还要看,还要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

  吴心伯:如果希拉里上,对中国来讲是挑战大于机遇,特朗普当选以后,很可能是机遇大于挑战。希拉里如果当选,对中国构成的挑战有两方面,一是战略和地缘政治,还有是来自政治上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希拉里对中国有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

  特朗普给予中国的压力可能主要来自经贸方面。他的竞选依赖中下层的白人。这些人没有工作,他觉得就是因为美国到中国来投资,把这些人的工作转移到中国去了。他为什么看重中美贸易,觉得美国丢掉很多工作,他就是用很简单的思维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可能会拿人民币汇率或者拿贸易逆差来说事,可能会有一些摩擦,但是不会伤害中美关系的大局。

  总体上,我感觉特朗普在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学习过程后,可能大致上会回到一个较传统的共和党对华政策路线上。共和党从利益分配来讲,就是两块。一是商业派要赚钱,还有军工派要找威胁。美国虽然存在中国威胁论,但经济上还是要跟中国做生意。特朗普虽然反对从中国大量进口商品,但他欢迎中国对美投资,这有助于增加就业,改善美国基础设施。中国经济体量这么大,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手上有这么多资源,相对来讲,我们跟美国互动,这方面把握性要更大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专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环球讲坛聚焦大选后 美国走向与中美关系
精彩语录
特朗普谈论新政 保留奥巴马医改?
专家现场回答听众提问
下届总统和国会将决定TPP未来
新总统需要度过磨合期 政治社会矛盾会是常态
欧洲领导人惊愕又担心
新民环球讲坛诚邀读者参与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讲坛B11新总统需要度过磨合期
政治社会矛盾会是常态
2016-11-14 2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