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本周三,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日。
届时,申城将有千万选民在各选区参与投票,除已完成选举的静安区之外,4249名新一届区人大代表,8210名乡镇人大代表将由此产生。
选举日进入倒计时,黄陂南路519号,淮海街道新天地社工站,第45选区,四位正式代表候选人正在与选民见面。这个选区,将产生三位黄浦区人大代表。
5年一次,区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依据代表法,不同于全国或省、直辖市人大代表的“间接选举”,区县、乡镇人大代表的产生属于“直接选举”,这意味着数量庞大的选民从选民登记到投出一票要亲历“中国式选举”。选举本身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操作系统,从选民登记开始,直到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其间流程大大小小也要有十来个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民与正式代表候选人见面。
见面,是必需的。那些生活在社区的选民,到底都在想些什么,最关心什么,或许婆婆妈妈芝麻绿豆,但要做一名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称职代表,不把这些婆婆妈妈芝麻绿豆了然于心,还真不行。
第45选区,有意思。若想知道上海老城厢啥模样,就到45选区来看看,因为那里有石库门老建筑,有张大千故居;要想知道全球知名的上海地标啥模样,就到45选区来看看,因为那里有时尚新天地。二元结构突出,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多,正是第45选区的鲜明特征。于是,老年问题、城区旧改、历史风貌保护,也就成了选民“最关注”。
来聆听“最关注”的四位候选人,分别是:35岁的王婧燕,现淮海中路街道社工事务所社工;40岁的戴瑾,现任淮海中路街道西成居委会主任;46岁的金韶靖,现任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58岁的赵绵池,现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总支书记。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如何协调好历史风貌保护和旧区改造;在旧改实施之前,如何让等待旧改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过得不那么“将就”,生活基础设施能有适当改善——其间,需要各种力量的推动,即将产生的人大代表为选民代言,更是义不容辞。
要代言,先要聆听要知晓。在聆听了选民们的“最关注”之后,四位候选人都做出承诺,如果当选,一定关注选民们的“最关注”,不懈推动问题解决。
第45选区,只是申城众多选区中的一个。人大代表是法定职务,拥有宪法赋予的权力,人大代表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调查和推动解决,更有力道。所以,人大代表们经常到社区走走,听听选民们怎么说,很必要。
见面会,不仅促进代表候选人和选民之间相互了解,更让即将产生的人大代表明确今后的履职方向,而承诺本身也成为今后代表履职接受选民监督的由头。
其实,2010年起,申城已开始探索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制度化,当时全市5371个居、村委会都能有人大代表和居民“面对面”。去年3月1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实施,对“代表的监督”做出了明确规范。在公开联系方式、定期述职之外,办法还设定了一项“监督代表”的制度——履职登记——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建立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情况登记制度;与代表履职活动相关的信息,应当由活动的组织者及时进行登记,并定期与代表核对;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履职活动的情况,应当向原选举单位或者原选区选民公开。
毕竟,人大代表是法定职务,代表履职做得好不好,理应接受监督——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无论是当选前的“候选人公开承诺”,还是当选后的“人大代表履职登记”,都将有助于人大代表接受选民监督,依法履职,恪尽职守。
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治大国如烹小鲜,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细胞,公民的有序参与无疑将会使这个“细胞”充满活力;区县、乡镇人大换届选举,无疑为公民的有序参与提供了平台;而众多即将产生的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他们的履职能力、责任担当,他们为社会进步所将做出的种种推动,也都将折射出政治文明的新发展。
因此,见面会,即便话题婆婆妈妈芝麻绿豆,意义却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