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而从家中到工作地点的通勤时间较长,则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心理方面的不利影响。目前本市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约一半的常住人口居住在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严重;而本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中心城与郊区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这样的建设时序是为了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先中心城后郊区的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不仅不利于新城的建设和中心城人口和交通的疏解,反倒会进一步加剧中心城的交通拥挤程度。专家分析认为,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快速的交通工具,不但能疏散人口也能集聚人口,即轨道交通两侧往往是人口高度聚居之地。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会使周边地价大幅攀升,带来更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吸引更多人流,造成更大的拥挤,产生更多的轨道交通建设需求。如此循环往复,中心城区的人口将越聚越多,交通疏解困难越来越大。轨道交通一号线建成后的几年内,沿线区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是其他地区的5倍左右就是一个例子。
与会专家为此建议,上海应协调好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尽早建设中心城与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实现中心城与新城间的相对独立而有效的连接,从而带动新城的快速发展,缓解中心城的人口和交通压力,同时重视轨道交通线路的优化,尤其是郊区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减轻城市通勤时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