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采用市值配售后,先是每月一批,随后是两周一批,进入11月,则变成每周一批。11月4日,证监会下发9家企业首发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45亿元。11月11日,证监会再度下发15家企业的发行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112亿元。11月18日,证监会又核准了1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筹资总额预计不超过64亿元。
从批发的数量上看,今年上半年证监会每月核发IPO批文的家数分别为7家、9家、15家、14家、9家、16家;至7月份开始,下半年下发批文的家数明显增加,7至10月份分别为27家、26家、26家及28家,而11月累计达38家,约相当于4-6月三个月的总量。
截至11月17日,IPO排队中(包括已过会)的企业仍多达725家。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累计下发了117家新股发行批文,原本预计要好几年才能排完队的IPO企业,若按照11月每月38家批文的速度不变,未来约一年半时间就可以消化完所有排队企业。市场人士认为,发行速度之所以加快,是为了尽快化解IPO堰塞湖,一方面证监会加大审核力度,部分不符合条件的IPO企业被劝退,减少IPO排队队伍;另一方面,加快发行速度,消化这些已经过会企业的上市。只有化解目前IPO堰塞湖,注册制的改革才能进行。
不过,截至昨晚,上周五证监会核准的14家公司首发申请,只有浙江仙通1家发布了招股书,这是因为11月11日核发的15只新股至今招股书还没有发布。所以,新股发行申购的速度还是有所控制的。发行节奏的控制使得新股对市场影响很小,加上目前市值配售不需要抛老股认购新股,所以,新股发行加速没有改变近期大盘上涨格局。上证指数昨天再涨30点,报收3248.35点,涨幅为0.94%;深证成指报收10985.6点,涨幅为0.79%。沪深股市双双创出10个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