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演25部中国电影
1979年,受中国政府邀请,当时50岁、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在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担任文学和语言学教授的吉叶墨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来到南京大学,为西语教师开设语法、宗教、西方哲学、希腊神话等课程。
1980年,峨眉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工作人员找到了连刀和剑都分不清的吉叶墨,希望他在电影《剑魂》中出演国际剑联主席,吉叶墨接受了。而成功出演后,他的银幕之路一发不可收拾。20多年时间里,吉叶墨先后参演了《重庆谈判》《大决战》《毛泽东和斯诺》等25部中国电影。出演《大决战》里的司徒雷登时,由于相貌与司徒雷登惊人相似,吉叶墨几乎不用化妆便可直接拍摄。
迷上李白和杜甫
吉叶墨迷上唐诗,也很偶然。1985年前后,吉叶墨从南京转到北京,在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书。一天,宾馆门卫随手送他一本《唐诗一百首》。吉叶墨对这本小册子非常感兴趣。出于长期钻研语言学的职业习惯,他对唐诗如何用20个字表达丰富意境充满好奇,忍不住想要“解码”。花了3天时间,他读懂了第一首唐诗,同时也被诗里传递出来的浓厚人文情怀所感动。
对唐诗了解得越多,吉叶墨就越喜爱,并希望让更多西方人从唐诗中体会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于是,他用了整整9年时间,出版了9本唐诗译作,成为拉美国家翻译唐诗最多的汉学家之一。
此外,吉叶墨还出版了许多介绍中国古代散文、诗歌、谚语的书籍,并出版了一本自创诗集《瓷桥》。
离开中国就想“家”
吉叶墨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
2002年返回秘鲁后,吉叶墨坚持每年都要回中国住上一段时间,一方面是为了收集写书材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在中国,我就会想‘家’”。如今,他的足迹遍布除青海省以外的所有省份,对中国名山大川如数家珍。
长期以来,吉叶墨一直继续从事与传播中国文化相关的事业。他先后在秘鲁最主要的4所大学开设中国文化课,为众多秘鲁学生种下了热爱中国文化的种子。他还积极参与在西语世界推广中国古代诗词文学研究,力争让更多西语读者接触和了解更多中国古代、现代文学作品,从而走近中国、了解中国。
说起这辈子最大遗憾,吉叶墨坦言,自己从未接受正规的汉语学习。他尤其羡慕现在的秘鲁年轻人,“因为秘鲁很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可以学汉语”。赵晖(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