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晚饭后,小外孙女邀我和她一起玩“看医生”的过家家游戏。只见她有条不紊地从小药箱中拿出体温计、听诊器、针筒之类的医疗器械,模仿着医院里医生给病人看病的那一套程序给我诊治起来。“我先给您量体温”,只见她一本正经地拿起电子式体温计朝我耳朵里一塞,立马严肃地说道:“38度,发烧了,肯定是昨晚踢掉了被子,受凉后造成的,注意,以后不能再踢被子了。”“来,把衣服扣子解开,躺下。”她一边发指令一边拿起听诊器像模像样地往自己的耳朵上一挂,再将听筒往我胸前戳过来戳过去。听诊完毕,她又嘱我张开嘴巴要“啊-啊-”,我刚“啊”完,又将我的眼皮扒拉开来左看右看。当一切都检查完了以后,她又发话了:“刚才检查时发现您的喉咙有点红,是发炎了,还听到您有咳嗽声,这是您香烟吸多了,以后不要再吸烟了。”“您肚子疼不疼?”为了演得逼真一点,我忙捂着肚子作痛苦状:“疼啊!”“肯定是冷饮吃多了,以后可不能再吵着要吃冷饮了!”“而且我还发现您的眼睛有点红,这是电视看多了的缘故,请您以后要少看电视喔。”这所有的话语活脱脱是她妈妈平时在教训她和提醒我时的翻版。
当所有的听诊和问诊完了以后,她就开起了“处方”。只见她在一张纸上三涂两涂完了以后就将这张纸交予我:“到药房去拿药吧!”接下来,她的角色便又转换成了药房里的药剂师。于是,我拿着她开出的“处方”煞有介事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后来到了她端坐的小桌旁将“处方”递上。“这里是1号窗,到2号窗口去拿!”口气之凌厉让我结舌,我不得不在屋里复走了一圈后来到了她所指的2号窗口“取药”。可当我取了“药”后问道:“怎么没见‘兵兵贴’?”“医生没告诉你啊?去问护士去!”此时的语气似乎比上一次还要严厉得多,听罢,我的心头不禁一颤,不得不中断游戏问宝宝:“今天我们家的乖宝宝怎么变得这样凶巴巴的?要是在医院里看病的时候你也碰到持这种态度的医生跟你说话,你害怕吗?”“害怕,外公,您不知道,上次我跟妈妈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那个医生就是这样跟妈妈说话的。”她怯生生地答道。“这种让人害怕的态度我们可不能学。那么你再跟外公说说在看病时有没有让你感到不害怕的事?”“有,那个给我打针的护士阿姨就挺好的,她给我唱‘小花猫,咪——咪——’,听着歌打针一点都不疼,外公,等一下我给您‘打针’的时候我也给您唱首歌好吗?因为听了歌您就不觉得疼了。”我立马回应道:“好啊!”
随即一首“小燕子,穿花衣……”的歌在客厅里回荡,听了让我舒心,也让我再一次领悟:孩子是看样长大的道理。他们看了好样就会学好样;看了坏样就会学坏样,而所有的“样子”不就是你和我做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