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腹胀、腹痛,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许多人都认为是“老胃病”犯了。但是这些症状真的仅仅是消化道疾病的表现吗?事实上,引发胃部不适的原因有很多,肝病就是其中常见的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约37%的肝病患者患病初期都误以为是“胃病”而贻误诊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许永华表示,肝病由于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很容易与胃病相混淆。如果出现疑似胃病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应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尤其是经常喝酒、携带有乙肝病毒或既往有胆道疾病史者更应小心。
胃痛并非都是“胃”的问题
55岁的陈老伯年轻时曾患过乙肝,平时喜欢喝两口小酒,半年前开始感觉心窝下方隐隐作痛,以为是“老胃病”犯了,于是自己去药店买了胃药吃。最近,陈老伯的胃口越来越差,还摸到腹部上方隐隐有一肿块。陈老伯的子女担心其身体状况,带着陈老伯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原来陈老伯竟患上了肝癌。许永华主任介绍,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十大肿瘤之一,统计显示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四位。肝癌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极易与胃病相混淆,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时,通常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而陈老伯曾患过乙肝,许永华博士指出,慢性乙肝病毒是诱发肝癌的最大隐患之一,在我国约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而来。乙肝病毒引发肝癌的途径,是由于人体感染了病毒,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脏造成损害,酿成慢性肝炎,长期的慢性肝炎又导致肝硬化,继而发展成肝癌。这一过程比较漫长,需要超过十年以上的时间。“陈老伯这样的晚期患者,一般而言已经无法进行手术了,可尝试超声消融治疗。”
诱发肝癌的因素
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肝癌?许永华主任表示,首先是过度饮酒,酒的代谢产物乙醇衍生物对肝脏来说极其不利。胡乱吃药也是诱发肝癌的常见原因之一,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加工食品往往热量高、缺乏营养素、高淀粉及高脂肪,并且充满化学物质,对肝脏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多吃食用加工食品也会诱发肝癌发生。
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适当地摄入含脂肪的食物可以供给我们人体以能量,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长期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油腻食品则很可能影响肝功能。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人体吸收的各种物质的转化、合成都是由肝脏来完成的;肝脏也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负责分解人体吸收的有毒物质。因此,酒精、药物、毒品都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不仅如此,对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来讲,原本已经受损的肝细胞将难以修复并有可能加剧恶化而导致肝癌。此外,一般人往往经不起多次大怒激愤的情绪冲击,会导致肝气横逆、肝阳暴涨,进而损害肝脏健康。
肝癌患者应选择低脂饮食
肝癌患者要注意低脂与高蛋白的摄入量,高脂肪会影响患者的病情,低脂肪则有助于减轻病人呕吐和恶心、腹胀等症状。一般而言,患者的食欲较差、食量小,若无平衡膳食,需注意饮食的热量,可进食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肝癌患者应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奶制品等。肝功能弱的患者应控制蛋白质的摄人量。此外,肝癌晚期患者还可多摄入维生素,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病人应适量食用一些动物的肝脏、胡萝卜等。另外,还要为患者多提供一些新鲜的蔬菜,如花菜、无花果、大枣、黄花莱等,水果也是肝癌患者不可或缺的食物。
【专家简介】
许永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研究员,生物医学影像新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治疗效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微无创医学会理事局理事,北美放射学会会员、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委员,美国介入放射学会会员,上海抗癌学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中西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影像和核医学住院医师市级培训基地主任。
在国内率先开展磁共振导航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负责完成科技部、卫生部、上海市科委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等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和SCI论著90余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4部。在聚焦超声(海扶)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和其他部位实体瘤消融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