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秘鲁是中国在太平洋对岸的“邻居”。他回顾了中秘人民400多年前就已然跨越大洋建立的友谊。
目前,秘鲁拥有中国血统的华裔约250万人。说到这里,习近平主席引用西语和粤语中的典故来佐证两国人民友谊的渊源。“在秘鲁,西班牙语‘老乡’一词用来专指中国后裔,中国广东话‘吃饭’一词则成为了中餐厅的统称。中秘亲如一家的友好情谊早已在两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
习主席还提到了两位为中秘友好做出重要贡献的秘鲁友人。一位是已故秘鲁作家、记者安东尼奥·阿尔塞。上世纪60年代起,他曾多次赴中国采访,向拉美民众展示真实的中国。他的女儿梅梅在北京出生,长大后也跟随父辈足迹推动中秘友好。另一位是秘鲁汉学家和翻译家吉叶墨,他曾在中国高校教授西班牙语,撰写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并出演了多部中国电影。“这样的美好片段和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它们都是中秘人民深情厚谊的生动写照,将永远镌刻在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册上。”习主席动情地说。
近年来,中拉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如何引领中拉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四点建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让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行稳致远;推动发展战略对接,让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乘风远航;推进合作换挡加速,让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满载繁荣;实现合作成果共享,让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造福人民。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表示,在西方媒体唱衰中拉合作前景之际,习主席的这次重要演讲及他的拉美之行提振了中拉合作深入发展的信心,为中拉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内涵:共同面对挑战,以调结构、促升级拉动中拉合作向纵深发展。
在发表演讲前,秘鲁国会主席萨尔加多还授予习近平秘鲁国会最高等级荣誉勋章“大十字勋章”。
又讯 综合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圣地亚哥,对智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是在结束出席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后抵达智利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圣地亚哥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举行会谈。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智关系发展,一致决定将两国关系定位提升为中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智关系得到更大发展。
习近平指出,拉美有句谚语“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中国和智利正是这样的好朋友。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彼此心心相通,在中拉关系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
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智方加强对两国关系的顶层设计,完善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投资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厚植民意土壤,提升战略协作。中方支持中国企业参与智利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建设。扩大两国旅游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文交流。中智双方应该加强在多边机构中的沟通和协调。
巴切莱特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智利。习主席此访将密切智中友好,增进双方政治对话和经贸联系。智方愿以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深化同中方各领域合作,并拓展新的合作领域。
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将中智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掀开中智关系新的一页,促进两国互利友好合作长远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会谈后,两国元首见证了经贸、农业、质检、文化、教育、电子商务、信息通信、金融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智利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会谈前,习近平出席巴切莱特在宪法广场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