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里的《看天下劳动人民都解放》。那首坚毅凄绝而又缠绵的歌曲,在1977年传播时,正是我们崇明前哨农场农友多年一遇、冬天艰苦的挖鱼塘之时。歌曲旋律和歌词忧伤凄美,在不合时宜的时间里,在冬天酷寒的农场上空,高音喇叭一次又一次地播放,让农友们在天寒地冻、极其困苦,又精疲力竭地挖鱼塘的拼搏坚持中增添了悲壮气氛。
男职工用铁锹挖土方,有力竭的就用肚皮顶铁锹柄挖土,一个张姓农友,收工后才知道锹柄把肚皮都磨出了血;女职工用扁担、箩筐挑土,很多人肩头皮肤被扁担磨破了,渗出了血印;有农友在泥泞地里,来回挑土,高筒雨鞋坏了,或是高筒雨鞋陷在泥泞地里,一时拔不出来,干脆脱了鞋,赤脚挑土。天寒、地冻、力乏、脚冰凉,农友们还是坚持着挖鱼塘……
以连队为作业单位,农场仿效军事化管理。那时,只要上了挖鱼塘前线,你就不能做逃兵。轻伤不下火线,这是每个农友都知道的铁的纪律!
“娘的眼泪似水淌,点点洒在儿的心上,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讲,含着眼泪叫亲娘,娘啊!……”是啊,儿挖鱼塘的苦,娘,你知道吗?那时的我们,大都还是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大孩子。
有一首叫《橄榄树》的歌,也引起我共鸣。那首歌是在1979年前后传播的。记得我们那时听的不是齐豫唱的版本,而是朱逢博唱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是的,我们知青有在农场战天斗地的豪情,但心底也有着对家深深的思念。虽然我们的家并不遥远,在农场的乡野,我们时时刻刻想念着都市里亲爱的妈妈。
那时,江水把崇明岛与都市隔得很远;现在,长江隧桥把崇明岛变成了我们都市人休闲怡情的后花园。
崇明,一个让我们崇明农场知青魂牵梦萦的地方……
还有一首《绣金匾》的歌,至今我对她怀有一种特别的喜爱。那是在1977年,我们农场职工挖鱼塘以后,在农场田头广播里时常播放的。“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按现在流行说法,这是一首传递正能量的歌。
听着这首歌,我们感觉喜庆、感觉来劲,我们仿佛置身在过年的忙碌和欢乐里。是的,上山下乡的年月,我们农场知青的日子过于简单、艰苦,但我们始终怀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周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