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如有一天,公交大巴行驶在空中
王传福
■ 王传福
  ◆ 王传福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日前,低碳中国、绿色发展的践行者王传福,做客中央电视台,和青年们分享了他的思考与绿色梦想。

  1.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改变,大力开发新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今天我很高兴,有机会站在这个讲台,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人类真正开始大规模地使用化石能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距今天已经有两百多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启了人类大量使用煤炭、油、气等时代。有人说我们还是这样用下去的话,再过250年我们的化石能源就将消耗殆尽,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不改变的话,再回到农耕时代吗?其实回不去了。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用一些科技的方法,用一些绿色的方法来发展,这样地球才能可持续。尤其是中国,比其他国家具有更大的紧迫性。

  大家知道,你们买一辆车很容易,但你有没有想一想,你买一辆燃油车,一年消耗约2吨汽油,中国一年大约要卖2600万台轿车,一年就要增加5000多万吨油。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那就面临石油安全问题,中国的石油大部分要从国外进口,有部分是从海上运回来,要经过我们的南海。假如我们的油运不上岸,我们怎么办?美国的石油进口,已经降到20%了,如果中国不改变,我们这个数据到2020年会从60%上升到70%,那是多大的不确定性啊。

  另外,大家也知道,中国应该是全球近十年来城市化规模最大的国家,当然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民生改善,但是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正在努力承担世界节能减排的责任。

  因此,中国就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大力发展新能源。太阳能、风电,都是清洁能源,太阳能是用之不竭的,很多国家没有油,但哪个国家没有太阳?太阳到地球的能量一个小时可以供四十亿地球人用很长时间。中国沙漠面积的百分之一,如果铺上太阳能电池板,我们中国十三亿人民的用电就解决了,假如从太阳能取得电的话,那整个能源结构就变了。因此新能源是未来,新能源的发展事关重大。

  2.我们鞋可以不要,我们要的是机会。

  我们的名字叫Build your dream,成就梦想。当年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梦想,是生活所迫,我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结婚的时候房子都没有,我们住同事家里,他出国去了;因为生活所迫,我们借了两百多万元人民币开始做电池。那时的目标就希望企业要做大,不能倒闭。

  后来,在1997年、1998年的时候,我们做产品出口,让我感受最深的,现在的同学可能没有这种感受,每次过美国的海关,让你拿出返程机票,他就是嫌你穷,怕你赖在美国不走,这种感受让我非常深刻。

  我们中国人,我们华人不笨又不懒,我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不管到哪个国家,比如到东南亚,当初过去的时候都很穷,可能鞋子都没有,战争年代逃难逃过去的,但是你们看,今天我们华人发展得那么好。因此,我们华人开玩笑地说,我们鞋可以不要,我们要的是机会。祖国的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只要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就能够发展。

  3.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中国人先走了一步!

  我们从250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一路走来市场也很大,企业就连续三年高速地成长。作为一个企业家,钱已经不是大问题了,更多想到的是通过产业来报国。因此中国面临石油的安全,空气质量的改善,紧迫性的问题,我们怎么去变革?因此我们的目标就要发展零排放的电动车,推动电动车的进步,进而取代燃油车,改善我们空气的质量,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中国去年的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50万台,占了全球的一半。我们在全球推广了两百个城市,包括日本的京都。大家知道,日本是一个汽车大国,也是个汽车强国,我们中国人用电动汽车,用电动大巴一样可以实现在日本的零的突破。我们的双层电动大巴,红色的,前年在英国伦敦上路;同样,我们在洛杉矶、在南美成功地示范运行。应该说在电动车这个领域里面,中国人先走了一步!

  4.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用立体化轨道交通缓解城市拥堵。

  说起轨道交通,这里有个小故事,大约在六年前,我在北京出差,正好下大雨,赶上一个全城大堵,从西直门到飞机场足足开了差不多有四个小时,第二天我在深圳的一个重要会议被耽误了。我们深受城市拥堵之困,因为大家知道汽车现在越来越便宜,也越来越好,老百姓越来越富有,很多人都买得起车。如果每一个人办事、接孩子、三公里出行、通勤上班都要开车的话,我们任何一个城市都受不了。

  在北京大堵的下一周,我去了日本东京,东京交通非常顺畅,八百万台轿车,比我们北京还多。东京单向三车道其实很少,大部分都是单向两车道,应该说和东京比,我们北京相对车少路多,但结果不一样。我们以为堵车就要修路,但修路的速度能赶得上车辆增长的速度吗?路的增长在中国的城市一年只有1%,但汽车的增长一年是50%,1%的增长永远跑不过50%,怎么来改善?

  我们发现东京实际上是一个轨道上的城市,它有密密麻麻的轨道,有四百公里的地铁,有一千三百公里的其他制式的轨道交通,几乎每一个居民区离这个轨道交通口都在五百米以内,这样人们就很容易放弃私家车坐公交。因此,我们就带着这问题去研究,地面太堵,我们觉得空中是很好的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就把电动大巴放在空中,一根单柱,不占道路面积,打造轨道上的城市,打造立体化的轨道交通。

  5.为了地球、国家和我们的下一代,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成就绿色梦想! 

  在座的同学,我想你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当你在美国海关碰到要拿返程机票才能让你过海关的时候,受到这种凌辱的时候,你会怎样?你会问:凭什么?这时候,我们的尊严、我们的梦想就显得更重要。我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绿色的梦想,说大了为了地球,为了国家的环境,说小了为我们的下一代,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孩子的健康。因此,我们一直贯彻绿色的发展理念,采用绿色的技术,希望用行动来成就我们的梦想!

  (选自CCTV1“开讲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郊野大地
   第A0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聚焦·广告/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广告
   第A20版:艺术散页·广告/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摩登/新尚
   第A23版:家装专版
   第A24版:福彩专版
假如有一天,公交大巴行驶在空中
雏鹰展翅
丝路碧海情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3假如有一天,公交大巴行驶在空中 2017-12-16 2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