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从电影《至暗时刻》说起
~~~——从电影《至暗时刻》说起
~~~——从电影《至暗时刻》说起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恐惧而勇敢
——从电影《至暗时刻》说起
周洛华
  ◆ 周洛华

  英国电影《至暗时刻》的成功之处在于娴熟而深刻地把握了人性。一个民族的内心世界,一个社会组织的内心世界,一群重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深刻和娴熟一如人类学研究中直言相告的传统。

  世界上有些地方热衷于阴谋,有些地方则喜欢阳谋,各有特色和需求。但是,搞阳谋的政治家,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内心强大,强大到了不需要搞阴谋诡计,只需要开大门走大路,诚实地披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可以赢得一个政治伙伴和同盟,就可以和其他强者结盟,这是英国特有的社会生态系统决定的。只有强大的个体才配得上赢得盟友,这是灵长类动物从黑猩猩时代就获得的基因。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披露了人性,还在于它揭示了人民的伟大力量,不愿意投降做奴隶或者二等公民的英国人民,支持这个国家独自坚持了从法国投降到美国参战这段二战时期的黑暗时刻。这是英国人民念念不忘,却又不好意思津津乐道的念想。

  我曾经一直想写一部货币史,这部电影提醒了我,一部货币史应该是一部思想史,不能脱离人去谈货币政策,不能脱离人去谈社会。可惜的是,电影翻译的字幕有些问题,比如,丘吉尔夫人的话,可能翻译错了。我听原文应该是:“你勇敢是因为你内心有恐惧,不要因为恐惧而责备自己,恰恰是恐惧使你变得勇敢。”这段话很美,也符合人类学原理,当我们竖起汗毛准备战斗的时候,恰恰是我们肾上腺素因恐惧而大量分泌的时候。翻译字幕的人,显然没有理解这其中的关系,而将其曲解了。

  《敦刻尔克》则盛赞了尼克森旅的自我牺牲精神,可惜的是,字幕仍然不给力,那么简洁,华美而悲痛的电报,翻译得实在是让人叹息。原文似乎应该是:“英王陛下政府相信你和你英勇的轻骑兵旅必将不辜负‘不列颠’的名字”,这就堵死了尼克森准将投降的最后退路,为了赢得在敦刻尔克撤退的时间,牺牲了这支加莱的守军。不过观众大可不必为尼克森旅的命运太过悲伤,实际的伤亡并不如电影渲染得那么惨烈。这就是好电影独特的地方,我看完这两部电影之后,又想起了《国王的演讲》……占据我脑袋的并不是这些电影本身,更不是所谓那些演员的演技是否能演得更像丘吉尔或者随后成为乔治六世的阿尔伯特王子,甚至不是那个代表胜利的“V”手势或者鼓舞人心的演讲用了哪些语句——而是那个时代,我甚至想穿越到那个年代去。相比之下,我对这些电影本身,反而没有过多的评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郊野大地
   第A0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聚焦·广告/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1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7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广告
   第A20版:艺术散页·广告/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摩登/新尚
   第A23版:家装专版
   第A24版:福彩专版
油腻中年的保温杯里,不只有菊花和枸杞
因恐惧而勇敢
传统国画的生命在于创造性转化
新民晚报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A18因恐惧而勇敢 2017-12-16 2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