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书法家姜家平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探索,在朋友圈里是公认的。从小学时代到现在,他执着地走了40余年,也处处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其中,沈尹默夫人褚保权还曾书赠自己的墨宝以资鼓励。为此,姜家平总是心存感恩,时时用来鞭策自己。
原来,小学时期的姜家平,曾在同学处看到一本民国时出版、1949年重印的《书法大成》。书中既有基本技法介绍,又有于右任、邓散木、白蕉、沈尹默、赵叔孺、马公愚等名家各种书体的临范。说来奇怪,这许多名家中,小家平独独看中了沈尹默秀美遒劲的书风。他把书借回家,把沈老所有作品,包括行书、大楷、中楷统统描摹下来,装订成册。原书还给同学,自己就照描摹本坚持临写。
这件事被普陀区教育学院书法老师李其德知道了。这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沈尹默的入室弟子,而且热心青少年书法教育。他觉得小家平实在是棵学习书法的好苗子。顺理成章地,他正式接受姜家平作为自己的弟子,让他每周上自己家里,进行正规的系统训练。
不久以后,李其德老师带着自己的弟子到虹口区海伦路504室沈尹默太老师家去见太师母褚保权(沈老已在1971年谢世)。后来知道,褚保权出身名门,伯父褚德彝是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和考古家。她的书法先后受伯父和夫君影响,上取二王,并广研碑版金石,形成挺劲秀丽的风格,很受时人赏识。可惜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多见。
对这位初识的少年,沈师母十分欣赏其刻苦学习的心态。尤其是看到那本沈尹默书法描幕本,更是无比惊喜。连连说:“不容易,不容易。”她亲切询问了学习中的问题,说起了为什么和怎样进行学习。说着说着,她起身上楼,拿了一卷东西下来,交给姜家平。说:“这是我写的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见图)。你小小年纪,这么勤奋学习书法,太不容易,这幅字算是鼓励吧。”老一辈书法家的拳拳之心,让姜家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姜家平果然没辜负老人的期望。许多年来,他接受任政、吴超、郑振华等名家指点,花大量时间临写碑贴和进行创作实践。他专攻篆隶和草书,而于汉隶、石鼓用力最勤,显示出了气势雄健、纵逸奔放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他几乎舍弃了从事多年的事业,把书法创作视作生命中的唯一。他说:“学习书法看似一段苦旅。但一旦融会贯通,便会感到它的无穷魅力,从而带来快乐。对我来说,这正是人生的修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