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街与陋巷
梁永安
  梁永安

  到琉璃厂的时候,天很暗了。原以为这里的夜景灯火通亮,一看绝大部分店铺都关了门。一条经营古代字画和文房四宝的老文化街,看来还是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节奏,与不远处前门大街的喧哗商潮,相隔万里。

  走到琉璃厂最东头,向左拐进延寿街,顿时换了一个阶层。说是“街”,狭窄的路面穿行在五十年代的房舍中,只能算是稍微大些的巷。路两边的小店全是老百姓的生计,杂货、水果、卤牛肉、烙饼、小五金、裁缝、电器修理……光着膀子的男人、穿着无袖短衫的女人、靠着一张小桌闭目养神的老人、吸着冰棍蹦蹦跳跳的孩子——无一例外,听说话口音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里和更大的北京有明显的时间差,时针似乎停顿了,生活留在长长的老画里。

  看到一家小饭馆,虽然不饿,却想在这老街吃顿饭。迎面走来的女服务员每走一步都大幅度地手舞足蹈。对她说要一份拍黄瓜、一份尖椒韭菜炒鸡蛋。她对厨房里面喊了一遍。40岁左右的男厨子跑出来,面色有点惊奇,问:“你一个人要这两份菜?”

  难道点少了?使劲点点头,厨子才转身又进厨房。

  一会儿两份菜端出来,才知道为什么厨子会惊讶:份量太大了,,只有绿林好汉才吃得下。又来了个皮肤超黑的男人,在斜对面桌前坐下,要了两份凉菜。还没吃,他先立起一个小架子,把手机放上去,开始念念叨叨地向不知何方的朋友视频直播。念叨的内容都是人生体会,充满生存不易的感叹:“一个月挣个八九千,听着不错,一交个女朋友,全没了……”

  拐到东向的茶儿胡同,十来分钟走到前门大街。向北望,耀眼的灯火下,高大的正阳门彰示着威仪,人民大会堂的暖光看不到边。这是北京的另一半,与近在咫尺的胡同市井截然不同。这就是人间生活,每一边都有自己的苦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沪港一线牵特别报道
   第A05版:沪港一线牵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问天问月问中秋
民间“低配版”智慧
大寿图
老街与陋巷
图片新闻
一期一会
秋兴三首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老街与陋巷 2018-09-23 2 2018年09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