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应香港九龙社团联会邀请,由上海爱乐乐团携手香港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奉上的“乐响香江”音乐会昨日正式拉开帷幕。为期两天的音乐会,内容风格不尽相同,精神却一脉相承。无论是昨晚香港歌唱家们演绎的《狮子山下》《不忘初心》,或是今晚上海演奏家们即将奏响的《马勒第一交响曲》,沪港两地艺术家们传递和颂扬的,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所践行的勇于开拓、努力耕耘的精神。
唱《不忘初心》回顾改革开放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随着稚嫩又清脆的童声逐一唱响《咏鹅》《梅花》《红豆》三首古诗,昨晚的音乐会在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下启幕。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燕子姐姐”陈燕华朗诵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而之后,上海爱乐乐团与钢琴家陈洁联袂合作钢琴协奏曲《黄河》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来自香港歌剧院的抒情女高音李洋、谭乐轩、女中音陈皓琬、抒情男高音陈永、男中音钱深铭等同台合作,陆续唱响《狮子山下》《不忘初心》《我和我的祖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狮子山下》唱出了香港人所秉承的吃苦耐劳、同舟共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而《不忘初心》提醒人们无论走过多少艰难困苦、去到了怎样的境地,都不忘来时路,不忘最初的使命和信念。
“香港人需要’狮子山精神’。”在香港工作生活了整整12年的陈永感慨:“无论是2003年面对SARS病毒的威胁还是几天前共同抵抗台风‘山竹’的肆虐,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才得以历经重重难关。”改革开放40年,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最初,香港的企业家们是率先投入改革大潮的那一批人。陈永说:“他们抓住这一时代机遇走入崭新的人生格局,同时也将自身命运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香港如同是中国的一扇窗,透过这个窗口,世界能看到中国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借马勒“巨人”祈愿祖国昌盛
据悉,上海爱乐乐团此次受邀赴港演出由常务副团长孙红、副团长吴莲娜带队,两场音乐会均由新近接任乐团艺术总监一职的著名指挥家张艺执棒。昨晚首场音乐会预热后,今晚的音乐会将呈现两部重头戏——华人作曲家于京君创作的《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及马勒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
《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全称为《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国版——茉莉花主题变奏与赋格》,乃华人作曲家于京君受邀上海爱乐乐团委约创作,巧妙地在原有《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结构上,将主题音乐替换成家喻户晓的名歌《茉莉花》,短短17分钟的乐曲,还融入了《凤阳花鼓》《采茶扑蝶》等中国民间音乐身影。作品近一个月前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全球首演,之后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获得强烈反响。
此次香港行,上海爱乐在作品选择上十分用心。在张艺看来,古斯塔夫·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是乐团演奏水准的 “试金石”,作品的上演是上海爱乐乐团整体实力的全面展现。而孙红强调,选择“马勒一”还饱含着一份美好的祈愿:“这部交响乐作品最初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上演这部交响曲,祝愿祖国能更加繁荣昌盛,犹如‘巨人’般屹立东方。”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