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浦东一家人”用好听的淮剧唱腔娓娓道出“明明就一江之隔却仿佛相距千里”的浦东人,如何借着改革开放及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心路历程。今晚,沪剧《敦煌女儿》即将讲述的是“上海女儿”樊锦诗如何成长为敦煌守护者的故事。
而自中秋夜至国庆前,滑稽界“黄金搭档”毛猛达和沈荣海,正用久违的独脚戏“说噱逗唱”描绘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上海人生活的点滴变化,让源自“石库门”的笑声在掀起欢笑浪潮的同时,也卷起人们心底饱含浓浓乡愁的心潮。
短短一周多时间内,三台浸润着这座城市海派气韵的作品相继亮相,无论是以本土方言为基础的独脚戏或是沪剧,抑或是以上海为发祥地、拥有广泛观众的淮剧,都是烙印着“海派标签”的上海表达。正如淮剧《浦东人家》编剧杨林直言:“作为改革开放重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海的戏曲人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听,这是上海在发声;听,这是阿拉上海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