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况钟之正
米舒
  米舒

  在中国封建史上,贪官多如牛毛,清官却凤毛麟角。如果要举出10位爱民如子、廉洁奉公的清官,况钟可入其列。

  况钟(公元1388年-1442年),字伯律,号如愚,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人。况家高祖名气很大,唐代的况鼎,宋代的况升、况淳,元代的况亮都曾显赫一时,但到况钟父亲一代,家境十分贫困,其父过继给邻居黄氏,况钟小时候也姓黄,中年才改为况钟。

  况钟自幼聪颖,擅长书法,但未考科举,他23岁时因其文章简明畅达,字又写得好,被选为吏,因行事正派而获佳誉,后授职为礼部仪制司主事。当时是永乐帝朱棣执政,大臣都知其性格暴戾凶残,行事小心翼翼,但况钟在仪制司任职却无所畏惧。宫内藏书阁一次发生火灾,朱棣暴跳如雷,宫人皆惊慌失措,担心脑袋不保,况钟却如实奏明:“卷帙内蠹鱼年久每能生火,恐非人所为也。”由于况钟的沉着镇静,才把一起大狱之灾化为乌有。朱棣死,明仁宗朱高炽以廉洁清正考察官吏,况钟被提升为仪制司郎中,并尽力推荐有识之士。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当时苏州知府空缺,因江南富饶,是一个肥缺,但又是一个“天下第一剧繁难治”之地。由于苏州又承担交税大户之名。全国收粮三千多万石,苏州一府七县交粮竟占近十分之一,比浙江一省交的粮还要多。朝廷几经考察,认定况钟为人正派、行事干练,命他出任苏州知府。

  况钟到了苏州,才知苏州地方官确实不好当,苏州通判赵忱态度傲慢,苏州府经历傅德则巧言惑众,一些下属官吏或阿谀奉承,或假装糊涂,很看不起“刀笔吏”出身的况钟。况钟佯装不懂,左顾右问,按下属建议行事,让当地贪官豪绅以为新太守好欺侮。其实,况钟暗中访问贤士,细查隐情,对豪绅滑吏相互勾结之事,终于摸得一清二楚。不多日即上报朝廷,处斩了六个不法官吏,还将其罪行一一公布,以此整齐风俗。况钟还与当地里长谈话,说:“对好人我以礼相待,对坏人我必依法惩处。”

  况钟第二招是锄豪强。无论是乡官豪富还是打着皇帝旗号的太监,况钟都不买账。当时明朝年间一些太监,以皇帝之名操办花木、奇石和搜索蟋蟀,乘机横行不法,鱼肉乡民。太监来福竟敢当众行凶,况钟知其为黄门红人,怒斥之,以正克邪,大快人心。

  况钟第三招是为苏州减免税收,他在巡抚周忱的支持下,奏免赋税70余万石,而将减免的款子用来振济灾荒。况钟还专门设置两本记录乡民善恶的簿子,用来劝善惩恶。苏州府在况钟的治理下,“人间天堂”又出现了繁荣气象,宝带桥、吴门桥得以修建,虎丘塔等名胜古迹也加以重修。

  在封建社会里,“官官相护”已成风气,贪官好相互吹捧,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况钟却不买他们的账,他秉公执法,得罪了不少同僚与上司,但赢得了民心与爱戴。况钟前后治理苏州达13年,其间三次他要离任而被百姓挽留。第一次其母逝世,况钟本因“丁忧”守孝三年,但当地百姓三万余人上书称颂其政绩,朝廷顺从民意,让其“夺情起复”。第二次是况钟任期满二年,百姓闻况钟要调任,七县有8万余人上书:“太守朝京,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况钟在苏州又过了9年,因升迁而离任,当时明朝流传:“十万雪花银,一个知县官。”官吏成了搜刮民脂民膏的代名词,但况钟“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苏州新知府已任命,但在百姓联手上书后,况钟官封三品,却继续留任苏州。

  况钟为民所爱,皆因他的正气、正义与正派。他因积劳成疾而卒,享年61岁。况钟生前每餐一荤一素,死后财产仅书籍簿产而已。

  因况钟善断案,后成为昆曲《十五贯》中的主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综合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财经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公众服务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人才
   第B14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15版:人才/留学招生
   第B16版:人才/培训留学
一封电报的回忆
况钟之正
夕阳醉辰山
水上人家
下海和上岸
三言两语记
游客也须讲“游德”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况钟之正 2012-01-11 2 2012年01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