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谈起上海评弹团优秀演员高博文,大家都会不约而同说他是上海评弹团87届学馆硕果仅存的“独养儿子”。时过境迁,当初“下海”的9个同学中,现在有2个“上岸”回归演员队伍了,他们是姜啸博与王玥。
出身评弹世家的姜啸博1986年参加上海评弹团艺训班,在其父母和薛惠君、陆雁华老师悉心辅导下爱上了评弹,第二年考取了上海评弹团学馆。由于酷爱蒋调和蒋派艺术,于1989年拜蒋派传人张君谋为师,学说长篇弹词《玉蜻蜓》。正当他踌躇满志投身评弹演出时,评弹这门江南古老传统艺术,却遭遇了“寒流”。书场一个个关闭,听众一个个流失,演员也一个个“下海”经商,他也于1992年离开评弹团,从事摄影行当。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虽然不以说书谋生,但他喜爱评弹的心并未泯灭,空余时间仍在不断操练。当他为庆贺薛惠君老师七十华诞客串演出时,薛惠君劝他回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应该属于评弹舞台”,他动心了。经过反复考虑,他终于在2008年回到上海评弹团,重返书台。
下海容易上岸难。大部分下海人须拼得精疲力竭,奋力游到对岸才能上岸。像姜啸博那样回头是岸的不太多。好在我们社会提倡“包容”,上海评弹团领导秦建国说:“欢迎你回归,团里需要真正热爱评弹的人进来。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好好说书。”
简单的“好好说书”四个字,做起来并不容易。虽然他们这一届学馆曾受过陈希安、张鉴国、江文兰、张振华、华士亭、吴君玉、赵开生、薛惠君、陆雁华、沈世华、庄凤珠、秦建国等名家的教学和指导,有很好的基础和悟性,但毕竟做了“十六年梦中人”,要迅速追赶上去,在当今书坛立足,必须努力再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刻苦努力,他在原有书目《玉蜻蜓》基础上,又开拓了《白蛇》和《明珠案》两部书。现在又和本团青年演员解燕合说《无冕皇后》。在出科唱蒋调的基础上,姜啸博又根据书情和所起角色演唱薛调、杨调、张调、周调、严调、祥调、陈调和姚调。难怪陈希安老师说起姜啸博:“他喉咙好,基础扎实,用功,蛮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