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乌镇有“戏”文化要唱主角
秦丹
  秦丹

  乌镇正在营造一个如梦如幻的戏剧之境,投资5亿元之巨,从9日起全球戏剧界大腕携代表作齐聚乌镇西栅10天。人在乌镇,听着戏曲你将移步换景……乌镇要打造一个名声响亮的国际戏剧节,以期以文化带动旅游。

  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文化总是好事情。但戏剧节戏剧文化真能唱主角吗?这些年,许多地方都号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问题是明里让文化唱主角,事实上却打着别的算盘,最后往往变成了招商引资堂会,文化沦为垫场敲边鼓的角色。有点公心的,给一地的经济发展造造文化环境的势,文化之戏唱得还算过得去,但醉翁之意显然不在发展文化。若是私欲膨胀的,掌权者与房地产商合谋,拉个文化团体当配角,以文化之名行批地之实,文化的戏唱得是歪瓜裂枣烂酸梨,但欺瞒民众蒙混上头,有权的、有钱的、有“文化”的,这三方都赚得盆满钵溢。台下的公众倒是看得明明白白,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共财政的钱财被浪费、瓜分。

  既然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那站台唱主角的,就一定要是“文化”。乌镇要把这个戏剧节办好,有几个问题是否想明白了:一是,乌镇真心将戏剧文化当成主角了吗?戏剧节办好了,自然能拉动旅游,但英国爱丁堡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都是在政府投资、企业赞助、基金会运营财政助力的情况下,经过数十年的培养才成功的,乌镇准备好了吗?如果只是闹哄哄一场,没有影响,没有文化效应,这么大的投资,即便是私人投资,但公共设施配备的土地资源,也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如何向公众交待?另外,乌镇这次办戏剧节,数位欧美大师抵华,国际影响已经出去,如果有戏台有角儿,台下观众稀稀拉拉的,这戏怎能演红火?据人民日报报道:虽然“非营利”是乌镇的态度,但是一些人对此仍有微词:乌镇西栅景区门票120元,《如梦之梦》、《铁轨之舞》的票价不菲,很多人因此与戏剧绝缘。据本报记者的估算,上海观众去乌镇观摩一次,最少也要花千数元。

  一个国际级的戏剧节办得成功不成功,不仅仅是请几个国际级的腕儿就可以了。在乌镇立志要迈向国际文化小镇的过程中,看来还得明白一个道理:急功近利,心中数钱,本身就跟文化绝缘。即便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只要你是打建“文化小镇”的牌,那心里眼里“文化”就一定要是主角,“文化”火了,人气上来了,钱自然也少不了。但愿乌镇能唱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部戏,真正办出个国际级的戏剧节来,达到发展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赢。

  这个道理,不仅讲给做梦的乌镇听。

  (相关报道见A12版·文娱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情感/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调查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0版:体坛轶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专版
   第B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乌镇有“戏”文化要唱主角
离别
震区打假
果真“无权”拦下注水牛肉吗?
新编辑部“事故”
积极回应举报才能取信于民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乌镇有“戏”文化要唱主角 2013-05-13 2 2013年05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