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认证为“岳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网友岳屾山指出,查看支付宝年度账单的首页上有一行特别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且方框中已默认勾选。多数用户稍不留神就一划而过,直接“入坑”,允许支付宝收集信息。事实上,签订协议和查看账单并无任何关联,如果取消“同意”,仍能看到年度账单。
仔细查看这份协议后,不少网友表达不安。协议中包含“同意第三方查询非贷款类及其他非涉及商业秘密信息时,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您的相关信息”“同意我们将您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推送给我们的合作或服务机构,无须另行授权”等条款。岳屾山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选择权,而不是商家替消费者选择。根据《互联网交易管理办法》,经营者应当采用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同时对于信息收集,要求经营者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此事在网络上发酵后,“芝麻信用”两度发表声明回应。第一则声明表示:“如果点了取消,账单还能看,但没有信用免押金的相关信息。如果想看到自己的免押金记录,记得不要点取消。”第二则声明发表于昨晚11时34分,承认“默认勾选协议这件事,肯定是错了”。芝麻信用表示,已经调整页面,取消默认勾选。
今晨记者从市消保委获悉,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已致函消保委,承诺将默认开通的《芝麻服务协议》均视为无效授权,已在凌晨3时通过技术手段让用户恢复到未开通状态,芝麻信用也未采集该部分用户的任何信息。未来开展业务时,也将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在内的各项权益。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