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濮存昕谈回归传统文化~~~
濮存昕谈回归传统文化~~~
濮存昕谈回归传统文化~~~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濮存昕谈回归传统文化
可以帮助人们照亮人生之路
赵玥
  如果不说濮存昕的年龄,可能观众根本不会想到他已经65岁了。昨晚濮存昕和他的好友一起亮相上海大剧院,为上海观众带来了一台“听见美——濮哥读美文朗诵会”。

  致敬前辈

  濮存昕开场便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见图)。他说:“我一直很喜欢高尔基的《海燕》,我当年考人艺的时候就模仿了董行佶的这段朗诵,所以这么多年我再次朗诵《海燕》,也是向我的前辈艺术家们致敬。”

  而他朗诵的另外两篇《哈姆雷特》片段以及《琵琶行》,则是受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影响。1981年,当他第一次听到孙道临配音的《王子复仇记》时,他不禁问自己是不是不配做这行,他一下子就被孙道临吸引了,这水平实在是太高了,自己是学不到的。从那时开始,孙道临的配音就成为激励濮存昕的榜样。后来,濮存昕也演了哈姆雷特,下个月他还将在大剧院演话剧《哈姆雷特》里的国王。

  昨晚,77岁的播音艺术家姚锡娟一人分饰多角再现了《红楼梦》的魅力。见到敬仰已久的前辈,濮存昕化身好学的学生,站在侧幕静静地听着。他说:“姚锡娟老师这把年纪了,真的是宝贝,大家伙应该多多听。”

  辅导学生

  今年,濮存昕在上海有了一个新身份,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2017级表演系西藏班同学们的导师。昨晚演出前,濮存昕刚刚在上戏给同学们上了一个星期的表演工作坊,而这群幸运的学生们昨晚也受邀上台,朗诵了两首毛泽东诗词,载歌载舞,展现着民族风情。

  藏区的学生身上与生俱来的质朴感染着濮存昕,在濮存昕给他们排话剧《地质师》的时候感触尤为强烈,他们特别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打起背包就能出发,这种神韵城市里的孩子是演不出来的。濮存昕说,刚开始接触这群学生时,发现他们的语言能力不太好,但入校后他们进步非常快。他表示:“上海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特别期待着在2年后他们毕业汇报的时候,再请上海观众看他们展示学习成果和在上海的进步。”

  重新学习

  小学毕业之后就下乡的濮存昕,在年轻的时候并未有多少机会学习,当他能够静下心来读些书、多接触一些知识的时候,已经是45岁以后了。那时的他奖拿了不少,名声地位也都有了,但他心里明白,时间是浪费不起的,于是,他重新学习基本功,健身的习惯也是从那时养成的。

  在快要告别舞台的年纪,濮存昕希望自己能成为像父亲苏民、前辈于是之那样的人,每走一步,他总是会问自己一句:这样做对吗?关于名,关于利,关于人生,千百年前的中国人已经全都说透了。回归传统文化,可以帮人们照亮后半段的人生路。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新民健康
   第A2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A2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博览/新民环球
70岁学生唱歌给80岁老师听
江南文化刚健与灵秀并举
可以帮助人们照亮人生之路
美国版文体新闻A13可以帮助人们照亮人生之路 2018-12-13 2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