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从申城出发参加了一次厦门跟团游,当地导游小汪精彩生动的讲解和诙谐幽默的谈吐让我们倍添游兴。
我们一坐上从高崎机场开往集美学村的旅游大巴,汪导就奉上了一段开场白:“来自上海的各位晕倒和迷路,你们好!在闽南话里,晕倒就是帅哥,迷路就是美女。我是汪奇雯,你们就叫我汪导吧,但千万别去掉姓直接叫我‘导游’。在闽南话中‘酱油’的发音也是‘导游’,所以别给我起外号哦。”众人听了忍俊不禁。
在厦门期间,我们先后拍过两次集体照,进一步领略了汪导轻松幽默的风格。我们首日赴归来园参观,汪导临时客串导演,安排我们合影。见全程陪同导游陈昌海即将摁快门,汪导冲着我们既不喊“茄子”也不喊Cheese而是问我们:“西瓜甜不甜?厦门美不美?”随着众人“甜——”和“美——”的应答声,一张张甜美的笑靥瞬时定格在镜头之中。第三天游览菽庄花园之前,汪导得知大家想再度合影,就故意卖了一个关子:“等一会儿,我会给你们找一个靠山。”俄顷,她把我们带到了海滨的两排海枣树旁,并指着一座远山说:“瞧!我给你们找到了靠山。”众人极目远眺,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所说的靠山就是著名的日光岩。我们遂面对日光、背对日光岩请陈导给我们拍了一张其乐融融的集体照。
在乘大巴去鼓浪屿的半道上,为了让大家对厦门的地理概况“了如指掌”,汪导就请每个人伸出左手,摊开手掌,借此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我们厦门共有6个行政区,手掌代表思明区,它包括厦门岛南部和咱们这会儿要去的鼓浪屿。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依次代表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和翔安区……”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汪导擅长运用双关语来增添“笑果”。离开厦门前一天,我们在“琴岛”享用了午餐。餐毕,汪导便安排我们大队人马到港仔后海滨自由活动并特意叮嘱想踏浪的人:“注意安全,别去深水!你们可以湿(失)足不可以湿(失)身哦,但偏要湿(失)身去当湿(诗)人,我也不拦着。”大伙儿听了,笑声四溅。
有次乘大巴回宾馆的路上看到了BRT,汪导问我们全团:“你们知道吗?我们厦门的BRT快速公交既省时省钱,又方便快捷,从第一码头坐快1路到厦门火车站只需10分钟。猜猜看,这段路厦门本地人刷交通卡乘坐BRT需付多少钱?”大家七嘴八舌地瞎猜,但均未猜对,这时,一名男士说:“我猜是3角钱。”汪导笑而答曰:“恭喜你答对了!我觉得你好像不是一班(般)的人而是二班的人。”
汪导对游客的友情提醒也融入了幽默元素。为了防止行程第三天鼓浪屿的大客流冲散我们团队而导致队员听不清其讲解,她就在我们的游轮启碇驶往该岛之前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副耳麦并巧用拟人修辞手法嘱咐道:“你们要呵护它,和它不离不弃,可不能抛弃它哟,不然它会伤心的。”第四天,在我们参观风光旖旎的厦门大学前,她特意提醒我们:“记住,厦大警卫室的保安只认你的身份证,不认你的身份。如果不带身份证,那么你的身份再特殊,社会地位再高,他们也不让进。”
人在旅途,我们都因为她风趣的话语而忘却了劳顿,增添了游兴,收获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