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学电脑打字时,用的是五笔字形。在打“黄”字时,怎么也打不出来。数番努力无果,查了字典才发现,黄的中部是由而不是田,难怪电脑上打不出。写“善”时也是如此,写完美字的上半部,下面的草字打不出,也是查了字典才知道,善的中部是两点一横。相同的情况还有“沛”字,写完三点水,加上市字就是出不来,也是自己将字写错了,“沛”字的右端不是市字,没有上面的一点,最后是从上到下的一长竖。
中国的文字有的字相似度很高,但读音根本不同,常常让人产生混淆,我就因为不认真,常犯这个错。比如汨罗江的汨罗,我常将它和眼泪汩汩的“汩”字搞混。直到多少年后才搞明白,这两个字的右边一个是日,一个是曰,虽然外形相同,具体写法是有区别的。汨罗江的“汨”右边是日,而“汩”字右边不仅形扁,且中间一横是不到头的。
据说,中文的常用字有一两千个,别看这些字,要写得准确标准也是不容易的,有的字我们写了几十年,却会突然发现自己写错了。别说外国人认为中国字最难学,就是中国人又有几个能将中国字都认全了呢?
中文从文字到韵律,从寓意到内涵,都十分丰富。对于从小就学中文的我们来说,要体会中文文字之美,也要维护它的纯洁,要将每一个中文字写好写准确。过去写了多年的错字而不觉,自从学了电脑五笔字形打字,写了错字就打不出,逼着自己去查去改正,反而成了退休后的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