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旗飘扬的那一刻
方培
  方培

  蒋帅心中有个国旗梦。

  小时候,他就想在老宅门口竖根毛竹竿,和小伙伴们一起升旗。长大成人后,每当听到《红旗飘飘》,就禁不住心潮澎湃。“那是旭日上采下的虹”,歌词写得多好;“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仿佛唱出了心声。

  到后来,蒋帅自己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词作家,为上海电视台、奉贤区创作出一百多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蒋帅是“70”后,土生土长的奉贤人,在举家迁入乐康苑小区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家门口组织小区居民升国旗。很快,他就梦想成真——在奉贤区精神文明办、奉浦街道和奉三居委的支持下,小区特意改建了中心广场,立起旗杆,筑起旗台。蒋帅也招兵买马,牵头组建一支民间“国旗班”,从2016年夏季起,每天自发举行升旗仪式。

  刚开始时,并非一帆风顺。驻足观望者有之,怀疑作秀者有之,暗中搞破坏偷走旗绳者亦有之,是蒋帅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感动了大家。在经历了诸多风波后,升旗仪式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并成为乐康苑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

  蒋帅惊喜地发现,当《义勇军进行曲》的第一个音符跃出音箱,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在场的人们全都精神一振,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仰望国旗……这些平日里显得浑浊,甚至看手机、看报纸都很吃力的眼睛,此刻却有了特别的光。他想,这或许就是国旗的力量,家国的力量。

  升旗仪式改变了许多人。“国旗班”从12人扩编到19人,继而是21人。队员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党员,也有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既有荣获全国孺子牛奖的老干部,也有迷途知返的戒毒人员;既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有刚嫁过来不久的外来媳妇。护旗手蒋祖兴原是文化不高的退休工人,去年国庆前,他用满是老茧的手,一笔一划写下一封入党申请书……

  小区居民也经历了观望、理解、支持和参与。时至今日,每天都会有四五十位居民自发前来,在节假日尤其是国庆节,广场上更是满满当当。

  今年“十一”,新中国迎来了七十华诞。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许道余、与共和国同龄的居民蒋梅华有幸成为升旗手、护旗手。隆重的升旗仪式后,蒋帅主持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汇演,居民们欢欣鼓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综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上海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要闻
   第A25版:国庆特刊
   第A26版:国庆特刊
   第A27版:国庆特刊
   第A28版:国庆特刊
   第A29版:国庆特刊
   第A30版:国庆特刊
   第A31版:国庆特刊
   第A32版:国庆特刊
   第A33版:国庆特刊
   第A34版:国庆特刊
   第A35版:国庆特刊
   第A36版:国庆特刊
   第A37版:国庆特刊
   第A38版:国庆特刊
   第A39版:国庆特刊
   第A40版:国庆特刊
   第A41版:国庆特刊
   第A42版:国庆特刊
   第A43版:国庆特刊
   第A44版:国庆特刊
   第A45版:国庆特刊
   第A46版:国庆特刊
   第A47版:国庆特刊
   第A48版:国庆特刊
   第A49版:国庆特刊
   第A50版:国庆特刊
   第A51版:国庆特刊
   第A52版:国庆特刊
   第A53版:国庆特刊
   第A54版:国庆特刊
   第A55版:国庆特刊
   第A56版:国庆特刊
   第A57版:国庆特刊
   第A58版:国庆特刊
   第A59版:国庆特刊
   第A60版:国庆特刊
   第A61版:国庆特刊
   第A62版:国庆特刊
   第A63版:国庆特刊
   第A64版:国庆特刊
   第A65版:国庆特刊
   第A66版:国庆特刊
   第A67版:国庆特刊
   第A68版:国庆特刊
   第A69版:国庆特刊
   第A70版:国庆特刊
历史的窗户
回味“开国第一宴”
家乡
国庆外滩观灯记
红旗飘扬的那一刻
本报信息
美国版夜光杯A23红旗飘扬的那一刻 2019-10-01 2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