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开张 “的哥”疾苦 固话月租费取消 断头路打通
一份提案激起千层浪,这是“热”提案;每年政协全会上,总会有不少引起共鸣的建言聚焦公众目光。还有一些提案,看似简单,背后却是民生民意,得不到满意结果的委员往往咬住不放,一提再提,这些提案,可以被称为“韧”提案。记者近日回访几位委员,他们有的一份提案拨动公众神经,引起社会共鸣,有的多年坚持不懈、一心为民求解。一份份提案,让我们看见委员们参政议政的深度与热度。
“热”提案
“大世界”有望明年春节开门迎客
对于上海人来说,“大世界”意义非同寻常。这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上海“名片”究竟何时重新开放?今年政协全会上,这个问题无论在分组讨论、委员提案还是大会发言中,都热得发烫。
其实,去年市政协委员李小林、钟祥财就曾分别建议,把“大世界”还给“下里巴人”。今年的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宝山区政协原主席康大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再次分别提出:恢复“大世界”娱乐于民的功能。委员们不约而同指出,“大世界”要想“重焕青春”,既要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维持传统基调,同时应在内涵和功能上有所创新。
康大华委员在政协大会发言中表示,“大世界”的布局要重新构思,以求“人无我有、人有我奇”,体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创造一种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大众文化新型模式。比如,“大世界”有一个独特的露天舞台,楼梯看台围绕四周,很容易渲染气氛,这里就能打造成“中国达人秀”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竞技场。
此外,“大世界”要创造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娱乐需求。比如,可以借鉴韩国首尔的“乐天室内儿童娱乐场”,建一个“大世界儿童天地”;可以针对青年人群,引入动漫、民间技艺、流行歌会等,并将互动和参与融入其中;还可以搞中老年喜欢的“戏曲天地”等。
值得高兴的是,记者在回访时获悉,市文广局已表示:“大世界”有望在明年春节开门迎客。康大华告诉记者,原本制定了两套方案,其中之一是将之改建成一座反映上海历史变迁和海派文化的博物馆,但最终还是决定还其本来面目。“在基本定位方面,采纳了我的提案中的内容。”康大华透露,设计方案对“大世界”的功能有调整,目前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更好地展现上海的地方特色。
为10万“的哥”说句话
今年市政协全会上,来自总工会、社科界、农工党等不同界别的委员们,纷纷将关注的目光聚集在了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上,那就是上海的10万出租车驾驶员。
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陈柳宏在其提案中,对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他指出,出租车行业属特殊行业,有的驾驶员每天连续工作18小时以上,不仅容易诱发安全风险,时间久了还会患上腰椎病、胃病等的常见职业病。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黄文也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本市已有多起中年司机猝死事件,工作强度大、高额“份子钱”、吃喝拉撒不便、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这一群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委员们更忧心的,是目前出租车企业普遍存在的队伍稳定性的问题。“诉求无处沟通,心结得不到及时化解,能安心扎根于出租车行业吗?”在接受记者回访时,陈柳宏表示,市交通港口局以及出租车行业协会对提案中涉及的问题都有明确的认识,并多次表示要从立法、制度和企业内部3个方面来解决。
陈柳宏建议,制定从事出租车驾驶员岗位满15年、或累计满15年,可以办理特殊工种享受提前五年退休的政策;制定出租车驾驶员享受福利待遇的行业标准,社会保险费缴纳标准要与现行社保法法规接轨;享受《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切实落实出租车行业、企业“平等协商”制度,最大限度保障驾驶员的民主权利。
“韧”提案
固话月租费 何时能取消
取消固话月租这个提案,市政协委员曹正文一连提了三年。第一次提案,是有一位读者写信给他,讲了自己的困难与疑惑,希望能把取消固话月租的愿望带到两会上。曹正文当即写了一份提案。
第一次提案,办理部门的答复是“没办法”,因为取消月租费的权力在中央不在地方。曹正文是上海市政协委员,但他没有放弃。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民主党派九三学社成员,于是在全国两会召开前,他委托党派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这个提案带到了全国两会。没想到到了北京一问,得到的答案并不是那么回事,固话月租是否取消,地方完全可以自行决定。
于是,第二年曹正文再次提出这个提案,这一次办理单位告诉他,这个问题不是一家单位能解决的,要市政府作决定。曹正文感到很莫名:“我的提案就是提给政府的啊。”两次提案没有满意结果,曹正文今年再次在两会上提出这个建议,在分组讨论时也得到了很多赞同的声音。
提出同样提案的还有市政协委员、台盟市委副主委高美琴。今年两会召开前,她在基层征集民意,也在不少市民那里得到了同样的呼声。高美琴认为,固定电话月租费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从改革开放至今,固定电话一直在收取月租费。但随着百姓装机率大幅度提高,电话营运成本下降,应该尽早终结政府干预行为。“这种经营成本应该由电信行业自己来承担,不应通过月租费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为其经营成本‘埋单’,这是通信垄断的具体表现。”
高美琴认为,合理的办法应该是打多少电话交多少钱,消费者所交纳的费用应该与其享受的服务对等。她建议将电话月租费原本承担的线路维护项目等纳入通话使用费收入列支,按时计价收费。这样才能使费用更透明、计量更准确,得到服务即付费,从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断路”仍不少 何时能打通
“上海公路建设发展很快,但‘断路’现象仍不少,造成老百姓的出行难。大家很关注这些“断路”路何时能打通?”这也是一个多年来一提再提的提案。在今年的两会上,“断路”现象继续成为市政协委员关心的问题。
丁建勇委员在提交的提案《“断路”现象需要举一反三、协同整治》中,列举了他所调研过的几处“断路”点,如浦东新区锦绣东路。锦绣路是一条经过浦东新区行政中心区域,通往内、中、外环的重要道路,但锦绣东路在金桥路处却中断,形成 “T”字路口,要绕一个大圈才向金桥方向延续。加上标识不全,很多人找不到“T”字路背面锦绣东路东向的机构、企业、居民。
“以前也有委员做过这方面的提案,媒体也常有曝光。主管部门基本上是反映一个或主管部门发现一个,就整治一个。这当然是必须的。但更需要重视的是,市主管委办、主管部门要进行整体调研、排查,做出全面规划。也需要各区、各部门的协同才能解决好。同时,还要对‘断路’现象举一反三,因为不仅有‘断路’,还有‘断河’,以及其他不利民生的道路与公共设施‘断、堵、塞、变窄成喇叭口’等现象,都是需要协同整治的。”丁建勇认为,只有进行分类指导、协同解决、长效管理,“断路”现象才会减少乃至消除。
陈益樑委员在去年的上海两会上,就曾提交了“尽快连通明华路与闵松路”的提案,反映“原本明华路与闵松路是连通的,10年前建了沪杭地面高速公路,明华路就成了断头路。3年前闵松路作为G60主线,新建了高架道路,理应将明华路与闵松路连通并还路于民。在G60高架道路建成后的一年中,老百姓要走、有关部门要封,还砌了一道砖墙,不知到底为什么?”当年3月,市建交委给陈益樑的答复中明确:“松江区近期开工建设(明中路-闵松路)段,拓宽明华路老路并接通至闵松路。”建交委综合规划处也来电说:领导对你的提案很重视,2月份已封路了,很快就会连通的。 但一年过去了,明华路与闵松路还是没有连通。无奈,今年两会,陈益樑又提交了《再提“尽快连通明华路与闵松路”》的提案。一次会议上,市建交委主任黄融特地来到陈益樑委员跟前对他说,明华路与闵松路马上就要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