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变成感叹号,是思想交锋和实践检验的结果。”中队指导员张军捷的体会和诠释,道出了官兵们的心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强烈的冲击和考验,这就更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净化、美化我们的精神家园!”
问 号 有人倒地敢不敢扶
感叹号 中队是你们坚强后盾
去年8月的一天下午,战士韩磊在市政大厦执勤。这时,一位残疾中年妇女蹒跚着想走上大楼前的台阶,韩磊想上前帮忙,不料刚走到跟前,中年妇女却一个趔趄,摔倒在地。韩磊急忙搀扶,妇女却躺在地上,不肯起来,口中还大叫:“你推我干什么?我的腿受伤了!”韩磊有口难辩,明明知道她摔倒不关自己的事,却只能强忍怒气,向中队值班室报告。随后,中队干部和市政大厦工作人员一起将妇女送到医院检查。
下哨后,韩磊回到中队,心情郁闷,晚饭时,战友见他闷闷不乐,就问他原因。当他说出下午发生的事情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以后谁还敢做好事?”指导员张军捷听在耳里,记在心上。
第二天,张军捷结合社会上出现的“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现象,给全体官兵上了一堂公德与诚信教育课,开展了“扶不扶”、“怎么扶”大讨论,引导官兵用辩证思想、发展眼光来分析和审视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最后,指导员的一席话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果遇到有人倒地到底扶不扶?答案是扶,必须扶!如果被人误解怎么办?请放心,‘身正不怕影子斜’,中队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周末,韩磊和战友在社区干部引领下,带着水果、营养品一起来看望那名妇女,这让她大感意外,道出了事情原委。原来,这名妇女腿部本来就有旧伤,那天自己不小心摔倒后,就想趁机赖上战士带她去看病。
官兵们还回想起,多年来做好事得到的几乎都是赞誉和回报,这样的“冤枉事”难得一遇,更坚定了“敢扶”的信念。
问 号 “纸飞机”示爱怎么回应
感叹号 把道德火种撒到各个角落
几年前的一天早晨,战士张子钱正在营区打扫卫生,突然从墙外飞来一个“纸飞机”。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名女大学生被十中队官兵威武英姿吸引,产生爱慕之情,想与战士们交朋友而写的一封联系信。
小张有些不知所措,回复同意吧,部队有规定不允许;不回复或回复不同意吧,既不礼貌,还怕对方误解。真难办。小张向中队干部作了汇报。中队干部及时与这名女大学生取得联系,感谢她对战士的信任,向她说明了部队的规定,还请她和她的同学们到中队来过“警营一日”,看战士们的训练、工作、学习和生活,共同话理想、谈人生、论道德。
暑假期间,上海大学艺术系学生陈敏之、张菁慕名来到十中队,在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中,她们与官兵们朝夕相处,更加感受到十中队道德建设水平和文明建设风采,她们拍摄了反映十中队全面建设的《新一代风采》专题纪实片,在大学校园播放后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上海交大、同济、复旦等10余所高校,先后与十中队建立了共建共育、互帮互学对子,在上海高校校园掀起了“学最可爱人,做文明使者”的热潮。雷锋精神就像“火种”,通过十中队官兵代代传递,播撒到了社会各个角落。
问 号 给台湾学者讲党史行吗
感叹号 这个任务我们一定完成好
1999年5月,刚刚扩建完成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面临讲解员不足的困难,十中队官兵主动请缨承担起了义务讲解的任务。纪念馆馆长倪兴祥说:“武警义务讲解员是我们馆的一张名片,他们用军人特有的气质向人们讲解党的历史,更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今天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光辉形象。”
2010年8月23日,中队讲解员杨泽楠和张军翰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大会址纪念馆义务解说,刚进大门,宣教部吕主任就迎上前来:“台湾的李敖先生马上要来参观,我希望你们来担负讲解任务!”张军翰有些激动:“李敖先生可是有学问的人,我们讲行吗?”杨泽楠却信心十足:“主任,您放心吧,这个任务我们一定完成好!”
在讲解员休息室,小张说出了自己的忧虑:“班长,李敖对中国的历史比我们了解得深多了,我怕他会问一些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杨泽楠胸有成竹地说:“没事,我来解说。”
上午10时,身穿红色皮夹克,戴着墨镜的李敖在旁人的簇拥下走进了“一大”会址。杨泽楠走上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便陪同李敖步上台阶,开始参观。每当李敖在一件文物前驻足,杨泽楠就利用自己平时学到的党史知识细细讲解,直到李敖满意地点头离开。45分钟的讲解结束后,李敖主动要求在“一大”蜡像复原图前和杨泽楠合影留念。
一天,纪念馆来了一批日本游客,可是当时“一大”会址的图片解说词只有汉字和英语两种,没有配备日语讲解员。这时,在大学里主修日语专业的十中队讲解员傅科站了出来,主动为日本游客用日语讲解。当他用流利的日语讲解完全部展览内容时,大厅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其中一名日本游客是二战老兵,他激动地拉着傅科的手,一再致谢,并说:“听了你的解说,更加深了我的忏悔之情,明年我要带一家人来上海。”后来,他们一家果然如期而至。傅科还用了10多天为纪念馆译出了第一份日文讲解词。
据悉,近年来,中队志愿者先后为120余万人次宣讲党史,被游客亲切地称为“橄榄绿讲解员”。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章乐平 王小磊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