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国内,发展事业的空间更大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谈选择上海的理由
宋宁华
  上海到底有什么底气和良策,吸引国内乃至国际的顶尖人才?昨天,浦东新区张江集团宣布推出“张江聚才计划”,引发人们对这一话题的思考。

  记者采访了夫妻双双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均为留美博士的亚申科技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权华及首席技术官王尤崎,听两名“海归”叙说落户上海的理由。

  “海鸥”变“海归”!

  以“高通量实验技术”为研发目标的亚申科技,为什么选择上海为研发基地?权华说,自己1977年考取了复旦大学化学系,在国外虽然事业有成,但知识分子的“恋国”情结很强,总想为养育自己的那块土地做点什么。

  2001年回国考察,权华和丈夫王尤崎深感政府非常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而跑遍北京、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综合分析下来,上海的工业基础好、专业化程度高、集聚了众多的科技人才,总体创业环境最适合亚申。最终,我们从国内国外两头飞的‘海鸥’,变为将创业基地安在浦东张江的‘海归’。”

  “海归”胡不归?

  记者提起不久前网上流传的一篇美籍华人教授的文章,《给我一千万也不当“海归”》。文中列举种种“海归”不归的原因,其中包括国内的诚信环境、生活品质、办事效率、教育环境、医疗养老条件等。这对夫妻当初是否也有这样的“纠结”?

  “其实,这样的‘纠结’我过去几乎每年都有。”王尤崎坦言,“尤其是看到儿子成绩单的时候。”对已有家庭的人而言,“海归”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家人,乃至一个创业团队的事。“如果是要享受舒适的生活,确实是国外环境好;如果要发展事业,国内的发展空间更大。”

  王尤崎夫妻俩有一儿一女,从小在美国生活,到了上海,离开原来的玩伴,教育环境也大相径庭,两人都表示还要回到美国去。但是,女儿读书自觉,成绩优秀;儿子却有点调皮,很让夫妻俩担心。“所以过去每次收到儿子的成绩单,我就要‘纠结’一次,考虑要不要回美国去。好在现在儿女双双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才慢慢心定了。”

  有过同样“纠结”的人,在亚申科技还有很多。因为公司汇聚了一批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科技精英,有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的,很多人的家人都在国外,“我们开玩笑叫他们‘内在美’,所以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在上海‘遥控’国外的孩子起床、辅导学习等等。”最终,一部分人坚守了下来。

  人才冲啥来?

  如何吸引“21世纪最缺的人才”?不久前,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是冲着事业来的,不是冲着政策来的。”目前,浦东新区已经开始大力推动“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而且把国际化人才、创业人才作为打造人才核心优势的重中之重。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启动“1116”引才计划,即在5年内分别集聚100名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上海“千人计划”人才和浦东“百人计划”人才,以及600名以上浦东急需的金融、航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亚申科技,所有合格员工都持有公司期权。公司的理念是,通过这样的机制激励员工把公司作为自己的事业,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与公司共同成长。王尤崎建议,如今的上海,生活成本、商务成本越来越高,对企业用人留人造成直接影响,有关部门也需多加研究,创造让人才安心的软环境。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苏州河上行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读者之声
   第A26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
在国内,发展事业的空间更大
89.24
百万元重奖“卓越人才”
善心可以相互传染和传递
驻沪全国政协委员已准备119份提案
“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首演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6在国内,发展事业的空间更大 2012-02-29 2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