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2节有课的同学必须参加早自习,时间为7时20分至7时50分;
●每周一至周四原本晚上6时30分至8时30分的自习延长至9时30分结束,原则上不允许开展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未请假者按旷课处理。
开学才一周,一条“硬性”规定就在上海建桥学院的学生中引起争议。“学校出发点是好的,可强迫上自习真的有效吗?”昨天,“新民晚报社会新闻”的新浪微博收到学生私信,质疑新校规的合理性。
自习时间加长
记者在上海建桥学院的微博上看到了这条由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的《上海建桥学院学生早、晚自习管理规定》。
新规一出,在学校引起强烈反响。大一女生小梅(化名)说,建桥一直有晚自习传统,可这学期从原先的2小时变成3小时,早自习也提前了10分钟。“晚上9时30分下课;寝室10时断网;10时30分熄灯;时间太紧凑,跟打仗似的。”
新规带来不便
小梅说,她从寝室步行到教室至少需15分钟,下课后以最快速度回寝室,刚开电脑就已到了断网时间。最让她头疼的是,寝室4个女孩要在不足45分钟内依次完成洗漱,根本“不可能做到”。熄灯后没做完的事只能打手电筒继续做,十分不便。“每天只有中午和晚上2个多小时休息,比高考还紧张。”
有人“干熬时间”
微博上,学生的“抱怨帖”很多,学生坦言,学校用心良苦,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小梅告诉记者,新规执行的前2天,秩序还算不错。可从第3天开始,不少同学连书本都不带来,就在教室里干熬时间,玩手机的、发短信的、谈笑风生的、睡觉的、“煲电话粥的”,一片嘈杂,“想要学习的同学反而会受到干扰。”一些学生认为,如果大学还强制自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可供选择的自习场所有很多,如图书馆、教室、寝室,甚至是操场。
建桥学院学生处一名老师说,学校希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浪费时间,所以才要求学生参加自习,“大一是每周5天,大二每周4天,大三为每周3天。”他听说了学生的不满,也理解这种作息给学生带来的不便,会向校领导反映此事,改进工作。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