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坦克的“准替代品”
冷战结束后,由于世界性物价高涨,使得精密武器的成本日益昂贵,每个国家都面临相同的困境,那就是有限的国防预算无法满足理想中的部队装备采购计划,因此只好走上部队精简的道路——让少数精锐部队配备最优良的武器。这样做的结果是,少量精锐部队无法满足绵长边境防线的防卫需求。
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本来军费就捉襟见肘,再加上国内缺少高等级公路设施,精锐陆军装备的先进主战坦克很难在第一时间抵达发生战斗的边境战区,因此寻找主战坦克的“准替代品”成为一项非常头疼的工作。
以生产反暴乱装甲车和防弹轿车闻名的美国卡迪拉克公司看准这一商机,于上世纪末开发出注重“战略机动”能力,其火力又与主战坦克相当的“鱼”轻型坦克,一下子就吸引了诸多国家的关注。泰国陆军就采购了106辆“鱼”轻型坦克,用来装备装甲骑兵旅。
在近年来的泰国涉外军事演习和国内南部地区的平叛作战中,这些“鱼”轻型坦克屡屡冲锋在前,成为泰国军队的一张名片。
自重控制在20吨以下
与过去的轻型坦克设计出发点不同,“鱼”轻型坦克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坦克大决战,因此卡迪拉克公司制定了新的开发原则:首先要具备与主战坦克相当的火力,最好能采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105毫米口径坦克炮;其次是车辆的总体重量要轻,要达到能由C-130战术运输机空运的要求,即坦克战斗全重必须控制在20吨以下,以便东南亚地区的桥梁能够承受它的重量。
“鱼”坦克在设计上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尽量选用市场上已有的成熟产品。“鱼”的发动机采用美国底特律公司生产的8V-92TA型八缸柴油机,并附有涡轮增压器,为了节省空间,发动机采用横置方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3台风扇,可每分钟输送255立方米的风量,以便将发动机控制在适当温度,满足泰国军方在热带丛林中使用坦克的特殊需求。该系统的功率可达535马力,因此“鱼”坦克的推重比高达28.24。“鱼”车内的油料携带量达到757升,作战行驶里程可达480公里。动力系统的日常维修也非常方便,例如拆卸发动机只要松开13只螺栓,变速箱和终端齿轮也可以快速拆下。
“鱼”坦克的炮塔上安装了一门经过特殊处理的105毫米线膛炮,除增长炮膛复进行程外,还安装了新式炮口制退器,使得火炮后坐力大大减低,其后坐力只有13600公斤,而标准型则高达34020公斤,这使得轻型坦克也能扛起大威力火炮。该炮内可携带36发105毫米炮弹,所有炮弹都储存在炮塔环以下的位置,这是为了避免炮塔被击中后产生连环爆炸。
坦克主炮可使用的弹药种类非常多,分别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脱壳穿甲弹、脱壳练习弹、高爆弹、烟幕弹等。卡迪拉克公司透露,泰国军队使用的105毫米口径穿甲弹的威力与120毫米口径穿甲弹相差不大。
除了主炮外,“鱼”坦克上还有两挺机枪,一挺M240型7.62毫米口径同轴机枪位于炮塔右侧,随枪配备400发弹药,再次填装弹药只要7秒,车内另备2000发机枪弹。另一挺机枪位于车长舱盖外,主要用于防空,可选配7.62毫米口径或12.7毫米口径机枪。炮塔两侧还装有16枚电击发的烟幕弹发射器。
“鱼”坦克上安装有英国马可尼公司提供的数字化火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车长控制面板、侧风传感器、炮身倾斜传感器、十字线投影器、弹道计算机、电源供应器、开火控制杆及炮身俯仰转向控制机。
当车长在观测镜中发现目标时,他一面转动炮塔对正目标,一面向炮手下达射击命令,当炮手在他的瞄准仪中看到目标,即向车长报告“看到了”,炮手同时按下电钮选择弹药种类,并操作手摇高低机向目标瞄准,然后按下激光测距仪电钮,并继续向目标追踪瞄准,以上操作过程约需8秒。这套数据火控系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系统内设计有训练用线路,可由电脑显示假目标,供炮手练习之用,而弹道计算机可适用于直接射击、间接射击、观测等不同状况。
新科技的日新月异,为许多看似过时的武器带来新的生命,“鱼”轻型坦克由于采用新的大口径火炮,再加上新的火控系统使它能在战场上与主战坦克交锋,不像以前的轻型坦克那样不堪一击,也许它能掀开轻型坦克发展的新篇章,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