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养老制度仍在完善之中,养老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难题,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和医疗基金支出压力巨大,因此探讨多元化养老模式与资金来源解决路径,有现实意义。
“消费养老”为我国养老资金来源探索一个新途径,处于探寻中的模式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拓展参与资本市场的途径,为消费者实现另外一种养老资金来源,有利于促进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信用关系,有利于促进第三方物流配送,资金结算、保险理财等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博士 熊军
全球养老基金规模过去几年迅速增长,2007年到2008年这个基金积累突然掉了一个台阶,全球养老基金大约损失了5万亿美元。金融危机揭示了管理养老基金过程当中所承担的风险。
“消费养老”模式是一个新型的商业模式,把企业让利和个人养老储蓄有机结合在一起。“消费养老”模式的关键在于基金投资运营,如果长期收益稳定而且较好的话,这个结果是一定能够推动商业养老模式的发展,如果说这个基金管理过程出现问题,或者大幅波动,或者中间出现巨额亏损,对这个模式的发展也会起到制约作用。我个人认为发展“消费养老”模式,要特别注意基金投资运营环节。我坚信,只要机制投资环节做得较好,“消费养老”模式是会往前不断发展的。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原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
从一个记者的角度参加“消费养老”模式论证会,听下来有四方面的感慨。
第一个,好奇,“消费养老”听下来是一边消费就一边养老了。
第二个,兴奋,这个模式一方面促进我们的消费,另一方面,我的儿子孙子那一代养老更有保障了。
第三个,担忧,一件东西越是好,越担忧,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一种消费模式涉及到现行的相关政策,碰到金融动荡的环境,怎么保值增值也是担忧的。
第四个,期望,我觉得这样一个好东西,一定要让它很好地成长起来,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媒体要为这样一种模式做一些客观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事情。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
刚才听完曹总对“消费养老”模式和网络消费模式的介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探讨的养老新途径。
第一点,作为企业,与曹总的经历和品质、品德分不开,因为他当过生产队长,在农村生活过,容易替这些穷人着想,考虑他们以后怎么养老,他也主张能够把商业单位的利润多拿出一部分,让给通过网上购买的顾客。整个思路应该给予肯定,而且应该更进一步地去探讨,去研究,把这个事情千方百计地做好。
第二点,我感觉养老问题现在非常严峻,今天大多数都是研究养老的专家。刚才讲到30年以后达到4.6亿人,30%的人都是老人,我们且不说那么远,15年以后、20年以后是怎样的,这些都是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研究,多写文章,多呼吁,呼吁有关方面重视这些问题。
第三点,中国养老问题就养老谈养老,看来是不可能解决的,也不是哪一个养老模式能够解决的。这些问题都得去思考,都得研究,我们养老问题才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
我是第二次参加“消费养老”模式论证会了,一年多来,看到这个模式有所发展,加入的会员多了,管理规范,总的来讲很高兴。
中国电子商务环境,老百姓就认为两个字,低价甚至免费,互联网购物是免费的天堂,是低价的环境,我认为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把这个模式延续下去,首先要有盈利,靠低价竞争,得不到服务和质量的保证,这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模式要发展下去,电子商务环境竞争就要规范化。这个问题还涉及到积累基金,基金再投资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企业长期信用支撑问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监管很严,就是信用支撑着,这个支撑如果没有建立起来,根基不牢靠,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讲的问题,是希望在发展中逐步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规范可能是有一个过程,不是今天明天就能解决的。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
我们经常说积蓄养老、积累养老,而“消费养老”是不同于一般人的常识。我的学生基本上是月光族,没有什么积蓄,他们不考虑未来。还有一部分人,是40岁以后,30多岁以后开始考虑养老了,采取的是储蓄、积累,积累未来养老的资金,资金够不够呢?除了体制上保障,其实养老问题还是有很多后顾之忧的,我看到一个报道,一个人得了癌症,一生的储蓄可能都花不到生命的最后。
家帝豪公司实现了商品销售、电子商务和养老保险三者结合,这是一个创新,对大家的理念都是一种冲击,这对传统模式是重要的补充。这个模式是主动消费、被动保险,或者主动消费、强制储蓄的方式,怎么转化为购物消费变成消费保险双重关系,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电子商务方面客户关系的管理,电子商务平台怎么有效率。
第二个,政策层面的问题,从一般的企业向具有商品生产、销售,到具有社会保险的企业,需要政策方面实现一些突破。
第三个,要推行“消费养老”模式,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企业发展可持续,以及企业盈利能力、拓展能力。
第四个,获得有效的社会推广。